大阪故事

近藤大介2022-05-11 22:29

近藤大介

新冠肺炎疫情,無情的剝奪了人們出國旅行的權利。于是,定居在東京的我,一有時間就會去地方城市轉轉,并美其名曰“重新發(fā)掘日本的魅力所在”。今年,在這些城市之中,我最喜歡去的,莫過于位于東京以西500公里、乘坐新干線2個半小時就能到達的大阪。

在日本,東京和大阪的關系就像中國的北京和上海一樣。16世紀后半葉(日本戰(zhàn)國時代)稱霸日本的豐臣秀吉大興土木,建造了一座巨大的大阪城,并將其定為都城。然后,命令他一直覺得桀驁不馴的部下德川家康進駐位于富士山以東的箱根關所的另一側,實際上就是把德川家康從自己身邊趕走。接到命令之后,德川家康一路哭著,翻越了箱根境內的重重高山,來到了一片不毛之地,并在上面建造了一座城池“江戶城”。

1598年,豐臣秀吉突然離世,德川家康隨即起兵。兩年之后,也就是1600年,德川家康在關原之戰(zhàn)中擊敗了豐臣秀吉的舊部,進而統(tǒng)一了整個日本。1603年,德川家康將江戶定為政治首都,在大阪設置了全國約280個藩(地方豪族)的“米藏”(糧倉)。在江戶時代,大米扮演了硬通貨的角色。所以,大阪作為“經(jīng)濟之都”蓬勃發(fā)展了起來。

1868年明治維新時期,一直居住在京都(位于毗鄰大阪)的天皇,舉家搬到了德川幕府所在的江戶城。江戶更名為東京,江戶城則變成了皇居。

到了明治時代,“政治之都”東京持續(xù)發(fā)展壯大,“經(jīng)濟之都”大阪得益于當時盛行的船舶貿易以及距離上海、香港等城市較東京更近的“地理優(yōu)勢”,也發(fā)展得越來越好。

20世紀前半葉的大阪,人口超過300萬,是一座比東京還要大的城市。在與世界各國開展貿易往來的過程中,大阪更是得到了“大大阪”、“水都”、“東方曼徹斯特”等美稱。鐵路和地鐵先后于1874年和1933年開通。

1937年,大阪推出了一段時長約30分鐘、題為《大大阪觀光》的旅游宣傳片。有著“魔都”之稱的上海,也在20世紀20-30年代迎來了全盛期。相比之下,大阪儼然就是日本的魔都。與作為歐美列強的租界而發(fā)展起來的上海不同,大阪完全是在大阪人對歐美列強的“觀察和模仿”之下發(fā)展起來的。

因此,在大阪隨處可見歐美文明、文化的影子。比如,于1912年模仿巴黎埃菲爾鐵塔建造的“通天閣”(大阪新世界)。此外,大阪站(1901年)、中之島圖書館(1904年)、千日前樂天地(1914年)、堂島大廈(1923年)先后竣工。這些頗具歐美風格的建筑共同營造了“大阪風格”。

然而,好景不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末期的1945年3月-8月,大阪遭到了美軍的8次大空襲,昔日的“水都·大大阪”化為了一片廢墟。同年8月戰(zhàn)敗投降后,日本政府決定優(yōu)先復興首都東京。因此,經(jīng)濟和文化的中心也隨之轉移到了東京。時至1970年大阪世博會之后,大阪才逐漸恢復了經(jīng)濟之都的模樣。

其實,二戰(zhàn)之后的大阪,真的變成了一座“被遺忘的城市”。直到前幾年,作為東京人的我提起大阪,腦海里仍然會浮現(xiàn)出街道老舊、語言粗俗、狎昵之類的消極畫面。

但是,改變了大阪的印象可能是中國人。2009年日本政府對中國解禁“個人游”之后,大批中國游客前往日本觀光旅游。對這些中國游客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最滿意的城市”既不是東京也不是京都,而是大阪。我的中國朋友十之七八都說“大阪最好”,然后是“北海道和沖繩也不錯”。

所以,我決定放棄東京人的視角,試試以中國人的視角再次探尋大阪的魅力。從2020年開始,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到了世界各國,出境旅行基本中斷,大阪街頭的中國游客也消失殆盡。而我選擇在這個時候用中國人的視角在大阪徘徊。

我發(fā)現(xiàn),大阪這座城市的自由度比東京高很多。比方說,東京的大部分街道兩側都是鱗次櫛比的建筑物,而大阪的街道兩側有很多綠地,建筑物之間的間隔也很寬。由此可見,生活在這座城市里的人具有很強“寬容精神”和“輕松幽默感”。

今年2月,在大阪舊市區(qū)河畔的大阪大學醫(yī)學部的舊址上,出現(xiàn)了一個全新的景點——大阪中之島美術館。上周末,我沐浴著初夏的暖陽來這里參觀。就外觀而言,這座盒子型的美術館儼然就是把北京的“水立方”染成了黑色,存在感十足。

前院里,大白天就有不少大版人一邊喝著生啤,一邊談笑風生。進入美術館的正廳,迎面就是一條直通5樓的長長的自動扶梯,扶梯側放著一座較大機器人,非常符合大阪的風格。

當天,美術館內正在舉行一場名為“大家的城市,大阪的肖像”的展覽。展覽的主要內容與前文所述的內容基本相同,即回顧大阪在20世紀前半頁的“榮光時代”。在第一部分《大阪時空散步》中,大阪當?shù)氐漠嫾覀円曰磉_的心境,描繪了20世紀前半葉大阪的摩登風景。第二部分《胎動景觀》,真實再現(xiàn)了曾經(jīng)展示東洋第一技術的電氣科學館等的風貌。第三部分《公眾的力場》,展出了崇光百貨商店的豪華螺旋漆電梯門和音樂會的海報等。第四部分《商都的現(xiàn)代主義》,展出了描繪大阪女性的油畫,以及大阪代表性飲料制造商“三得利”(壽屋)于1917年發(fā)售的“紅玉波特酒”等。第五部分《飄揚的戰(zhàn)云》,展出了戰(zhàn)時體制后的大字報等。但是,寫著“奢侈是敵人”的海報,用料非常奢侈,讓人感受到了大阪人的“反骨精神”。

看了這個展覽,我深切體會到大阪的文明文化與東京截然不同,卻與上海比較相似。

大阪將于2025年再次舉辦世博會,但其對標的是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在此,我由衷的希望“商都大阪”、“文化都市大阪”能夠借此機會得以復興。同時,也希望很多的中國游客光臨大阪。

 

日本《現(xiàn)代周刊》副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