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居深宮:清代宮廷女性的幽閉生活

陳芝2023-11-06 23:10

陳芝/文

清宮劇在華語影視里是非常熱門的劇種,也誕生了許多佳作,但這些作品總有與真實嚴重不符之處,到了面目全非的地步。造成這種現(xiàn)象一大緣由是清代宮廷的史料異常稀少,尤其是民間的清宮史料寥寥。目前研究這個題目的學者主要仰仗內(nèi)務府的檔案。

民間關于清宮史料鮮見的原因,則是清代吸取明朝教訓,借鑒其經(jīng)驗,對后宮嚴防死守,斬斷一切外界對宮闈秘事的獵奇與窺探。與其他加強君主專制的手段一樣,清朝皇帝在封閉后宮這件事上做得異常成功,用《壸政》的話說:

“與明代宮廷頻繁廢后、寵妃跋扈、乳母干政等史實相比,有清一代后宮的確鮮有違制,除初期與末期涌現(xiàn)出兩位太后之外,再無其他后妃參與政事的記載,康熙朝宮闈制度定型之后也沒有妃嬪間相互爭斗的記錄,甚至很難看到皇帝對哪一位妃嬪格外寵愛的記載,堪稱一部“無情”的宮史。”

而用自鳴得意的乾隆的話說,便是“我朝家法,宮壸肅清,從不干與外事”。也因為清朝皇帝對后宮無比成功的干預和限制,宮斗劇總是以清代為背景其實是一件不大合理的事情,不過這也側(cè)面體現(xiàn)了皇帝們的手段有多奏效。

毛利平、沈欣《壸政:清代宮廷女性研究》(書名里的“壸”,音同“捆”,指古時宮中巷舍間道,引申為內(nèi)宮的代稱,所謂“壸政”即后宮政事)一書顧名思義,涵蓋清代宮廷的三個女性群體:后妃、公主、宮女。

后妃自進宮后只能過上毫無自由,連與家人來往溝通的權利都被殘忍剝奪的生活,仿佛金絲雀一般只能在紫禁城這一畝三分地里蹦跶。因為清代“壸化雍肅”的宮廷秩序,主要是通過對后妃類似“囚禁”的隔離式管控達到的。皇帝們的勝利,建立在對宮廷女性的身家性命與人身自由的絕對控制之上。

考慮到除了少數(shù)從民間獻納的女子,清代后妃基本上是通過從旗人之中“選秀女”的方式進入宮闈,在清朝前中期,除了宗室和個別家族女子外,旗人適齡無惡疾女子必須無條件強制參與選秀,在被皇帝篩選過后才能與人婚配,并且在被選中后沒有反對的權利。

清代選秀承襲明朝,并非其獨有,只不過將范圍限定于旗人,并取消了對女官的遴選。盡管清朝統(tǒng)治者在入關之前就有控制旗人婚姻的做法,但正式的選秀之制定型于順治朝。

秀女分為兩類:一類由外八旗女子中選出,主要作為皇帝的后妃和為皇室王公指婚;另一類由內(nèi)務府三旗女子中選出,主要作為“承值內(nèi)廷”的宮女。

外八旗選秀每三年舉行一次,由戶部負責,一向所費不貲,乾隆時僅車費一項國家就要支出近萬兩銀子。屆時各地適齡秀女(清代的選秀年齡很可能是根據(jù)需要進行隨時的調(diào)整變化,但基本上都是十幾歲),系著寫明其“旗分、佐領、年歲、姓氏、三代”等具體信息的綠頭牌,在家人的陪同下齊集紫禁城,按照各自的旗分編成“排”。每排大概5、6人,由皇帝每天選看兩旗女子。

以乾隆末年二月初七日至十一日皇帝閱選秀女為例,皇帝二月初八辰正二刻(相當于早晨8:30),由景和門至絳雪軒,“升座”開始閱看,至巳初二刻(9:30),閱看完畢,乘轎由百子門回重華宮。前后僅用時1小時,平均每排秀女只看10秒鐘,這一日候選的2000多名秀女中,只有1名秀女得以“記名”,也就是進入最后的復選中,其他人則被“撂牌子”落選。

此次選秀4日合計“記名”秀女13人,緊接著,乾隆帝諭令這13名秀女于十一日再次“引看”,即為復選。到時,這些記名秀女以四、五人為一排,仍舊“按排領進御花園”“賞茶飯畢”,也仍舊于絳雪軒接受皇帝的再次“覽選”。這一次,乾隆帝從13名記名秀女中選出8名指婚與8名皇族子孫,其中包括后來的道光帝:“鑲黃旗拱照佐領下副都統(tǒng)布彥達賴之女,年十五歲,指與綿寧為福晉”。未予指婚的5名記名秀女“俱著撂牌子”。

如此,三年一次的八旗選秀即告結(jié)束,共計7767名秀女中只有13名被“記名”,最終8名得到指婚,其余秀女,包括未被指婚的5名記名秀女,都可回家自行婚嫁。

第二類秀女則由內(nèi)務府負責,每年一次在內(nèi)三旗女子中遴選,流程與八旗選秀一致。不同點在于,內(nèi)務府選秀的目的主要是“承值內(nèi)廷”,即擔任宮女、為宮廷服役,這與內(nèi)三旗是皇帝家奴的身份相符合,但是挑選的首要標準卻與八旗選秀并無差別,即容貌秀美。

除長相俊美之外,秀女的家庭出身同樣會影響到內(nèi)務府選秀的結(jié)果,但是與八旗選秀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內(nèi)務府秀女的出身高反而會成為她們不入選的重要原因:

雖然內(nèi)務府旗人在身份上是皇帝的奴仆,但也是正身旗人,已有研究證明其在清代旗人社會中的地位并不低,很多內(nèi)務府旗人像曹雪芹爺爺曹寅那般身居要職,家世顯赫,只是礙于宮規(guī),不得不參選。為了調(diào)和這一矛盾,雍正七年下旨家庭出身高的內(nèi)務府秀女只服務于后宮地位較高的妃嬪,出身低的秀女服務于地位低的答應、常在等。

需要注意的是入宮之后,兩種秀女之間并不存在著不可逾越的鴻溝,被皇帝臨幸后宮女也可以成為妃子,雖然總體數(shù)量不多。不同的是,一旦成為妃嬪,就需要終身幽閉于宮墻之內(nèi),宮女則有一定的服役期限,期滿則可出宮,由新人接替其工作。但宮女雖然能獲得自由,因為出宮后年齡偏大,通常很難婚嫁。

清代秀女于旗人中選拔,一方面使得宮廷對于普通漢人百姓乃至官員、文人而言都顯得更加陌生與隔離,對內(nèi)廷事務無從得知、無緣置喙;另一方面朝廷也借此對旗人女性的人數(shù)和婚配情況進行掌握和嚴格控制,保證皇室選婚的優(yōu)先權,并將指婚作為尋求政治聯(lián)盟和平衡的重要手段。

除此之外,皇帝還將此作為檢視旗人女性民族認同和對其進行族群教育、加強族群意識的重要契機。從乾隆至道光朝,皇帝都在選秀女時反復申飭、嚴厲懲戒,力圖通過選秀活動糾正旗人女性包括服飾、裹腳在內(nèi)的漢化傾向,清帝還試圖通過在選秀活動中強調(diào)滿人的姓氏來加強她們的民族認同。

用本書的話說,對于大多數(shù)的旗人女性而言,選秀對她們的意義,并非被記名或者被指婚而就此進入皇室、改變?nèi)松?,而是通過閱選秀女,能夠有機會進入宮廷、見到皇帝,切身體驗到帝王的威嚴和關懷,并且通過對服飾和姓氏的強調(diào),進一步強化了她們的族群概念,建立起對旗人共同體的認知。

清代后宮等級到康熙朝定型,比明朝要清簡,皇后之下只有七級,分別是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嬪以上人數(shù)有定額,理論上同一時間只能有皇貴妃一人(一般不設,除非妃子重病用冊封沖喜、皇后失寵名存實亡乃至干脆沒有皇后等特殊情況才設立),貴妃二人,妃四人,嬪六人,嬪以下無定額。

不過在定下規(guī)則的康熙朝,由于皇帝的窮奢極欲,所以實際上超出了定額。但在清朝后期,因為皇帝后宮各種原因日漸縮小,反而沒有滿足定額過。

關于清代后宮的等級,學界一直有一種說法,即嬪以上為“主位”,貴人以下則非“主位”。本書作者翻閱檔案發(fā)現(xiàn),“主位”特指嬪以上的后宮等級的說法并不確切,從清宮檔案所反映的情況來看,貴人、常在也可稱為主位。

之所以會有這種誤解,除了嬪以上后宮等級都有規(guī)定的額數(shù)之外,另一原因是宮廷之內(nèi)除皇后居中宮外,皇貴妃、貴妃、妃、嬪都可在東西六宮中單領一宮,而貴人、常在、答應則隨嬪以上居住各宮偏殿。既然不為一宮之主,自然被誤認為不屬于“主位”。

檔案資料還顯示,妃嬪位分越高,隨居的貴人、常在、答應等人數(shù)越少,宮殿的位置越優(yōu)越。除皇后獨居“中宮”外,攝六宮事的皇貴妃也可一人獨享一宮。是以雖然“主位”一詞在清宮并非嬪以上位分所專用,但從一宮之主的角度而言,嬪及以上品級的確具有較高的宮廷地位。

也因為嬪以上的等級數(shù)額有限,所以乾、嘉、道、咸四朝貴人和常在構成初封位分的主體,只有少數(shù)幸運兒初封即是高位。由于皇貴妃地位特殊,所以自康熙以來有九位女性初封為皇后,卻沒有人初封為皇貴妃。至于答應在清代的多數(shù)時段是沒有正式冊封的低級宮眷,雍正朝以后沒有妃嬪初封為答應。

然后這些妃嬪將遵循常在、貴人、嬪、妃、貴妃、皇貴妃、皇后的秩序逐級晉升,只有在個別情況下妃嬪存在越級晉封的可能。已知的4位越級晉封的后妃要么處于特殊局勢之下,要么屬于皇帝對已然薨逝者的感念,都屬于非常態(tài)的情況。

有些后妃會在這條秩序儼然的升職路上跌倒被貶謫,目前已知的被貶緣由有三種:對宮女過于嚴苛,與太監(jiān)過于親近,以及干政。相比對宮女嚴酷,妃嬪與太監(jiān)的親近尤為皇帝所無法容忍,貶降的程度也較責打?qū)m女為重,常為越級貶降。而干政,則絕對不能容忍,但諷刺的是由于清代大多數(shù)時間皇權強大,后妃沒有干政的機會,這段時間里反而沒有因此被貶的記錄。所以有清一代因“干政”而被貶降的妃嬪,恐怕只有被主宰朝政的慈禧打擊報復的光緒朝珍妃、瑾妃姐妹了。

另外還有更多妃嬪的貶降,史料中沒有反映確切原因,所以或許還有其他因由。不過,被貶的妃嬪也并非注定就此一蹶不振,不少妃嬪被貶后還有機會再度晉封。

從史料所反映的情況來看,清代妃嬪晉封的主要形式為集體晉封,多是在皇帝大婚、冊立皇后或皇貴妃、萬壽盛典等時機進行。

相對于集體晉封而言,為數(shù)不多的妃嬪得到單獨晉封的機會,且一般發(fā)生在以下幾種情形:冊封統(tǒng)領六宮的皇貴妃、妃嬪生命垂危時出于撫慰、個別誕育子女的妃嬪以及個別受寵的妃嬪。需要說明的是,生育子女一般不作為清代妃嬪得到晉封的考量因素,只有在皇帝子嗣稀少,或者晚年身邊缺少子女的情況下誕育子女,才會得到晉封。因受皇帝寵愛而單獨晉封的妃嬪數(shù)量也不多,尤其是清前中期,很少有妃嬪因受皇帝寵愛而單獨晉封。

由于逐級晉封的機制,清代妃嬪的命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集體晉封的頻度,比如康熙朝六十余年間史料所見的集體晉封只有4次,以至于康熙末年不少低級妃嬪已然年過四十、五十、六十歲,且育有子女,卻仍沒得到正式冊封。

即便如乾隆朝有11次集體晉封,但進一步分析史料便會發(fā)現(xiàn),皇帝會刻意抑制后妃晉升頻率,使其不得連續(xù)晉升。乾隆十六年以后晉封的妃嬪中只有令妃是之前出現(xiàn)過且出現(xiàn)較晚的“舊人”,其他晉封者皆為新人。

從令妃的角度而言,從乾隆十年由貴人晉為嬪,至乾隆三十年冊封為皇貴妃,20年間晉封三級,速度并不算快,但相較于該朝很多妃嬪已屬格外優(yōu)寵。以乾隆朝最后一次集體晉封(五十九年)為例,其中的妃嬪大部分距離上次冊封已過40多年。

影響妃嬪晉封的另一關鍵因素是她們壽命的長短。即便那些沒有誕育子女或者不受寵愛的妃嬪,在皇帝暮年時往往也會給予一次普遍的晉封。

從雍正朝開始,新帝即位也會給前朝妃嬪予以尊封,如麗妃在同治朝被尊為皇貴妃,許多妃嬪的“人生巔峰”都發(fā)生在丈夫去世以后,如果足夠長壽,歷任幾朝皇帝尊封,甚至能夠徹底改變當初入宮時的卑微地位。

通過以集體晉封、逐級晉封為主,盡量減少單獨晉封和越級晉封的方式,同時有意抑制妃嬪在歷次集體晉封中的連續(xù)晉升,皇帝們以此有效避免了后宮妃嬪的攀比和競爭,這也是清朝保持“宮壸肅清”的重要秘訣。

后宮妃嬪地位越高,享受到的經(jīng)濟待遇、居住環(huán)境、活動范圍自然也就越突出。清朝普通人年均收入不過10至20兩白銀,而一個答應光年例銀就有30兩,皇后則有1000兩,遑論還有綢緞皮毛在內(nèi)的其他年例收入,以及按照等級不同享有的鋪宮、賞賜、日用品與奴仆等待遇。

妃嬪收入不菲,待遇優(yōu)裕,她的母家親屬也能跟著雞犬升天,飛黃騰達,非八旗者可以入旗,成為旗人,內(nèi)務府旗人可以由包衣旗抬入滿洲旗,下五旗可以抬進上三旗。除此之外還能獲得好的經(jīng)濟待遇與政治待遇,在仕途上被額外照顧,水平由妃嬪地位決定。皇后與太后的母家享有格外恩寵,其父親在內(nèi)的男性親屬可以被冊封或追封為公爵這一人臣頂點,母親等女性親屬享有一品夫人的誥命,其家族往往能成為頂級權貴,出將入相不在話下。

成為后妃的收益是如此巨大,因此在清代,旗人未嫁之女在家庭中往往會有特別優(yōu)待。但對于這些后妃來說,從此以后只能困居宮城,過上連坐牢都不如的生活。坐牢尚且能被家人探監(jiān),清朝后妃卻很難與宮廷之外的人員,包括自己的娘家親屬,直接聯(lián)系和接觸。

早在順治時期,皇帝就開始逐步切斷后宮與外界的往來,停止命婦“更番入侍”即是措施之一。此后歷代皇帝更是對后妃不斷強化宮廷內(nèi)外隔離的政策。像《紅樓夢》等文學和筆記作品中描述的后妃“省親”,在清代正史和檔案材料中未見任何相關記載,后妃接觸宮外之人的途徑只能是后者入宮覲見。

編纂于乾隆年間的《國朝宮史》載,只有在兩種特殊情況下,后妃家人可以入宮探視,一為“內(nèi)庭等位遇娠,每日食用照常額加半,有生母者許進內(nèi)照看。”;再為“內(nèi)庭等位父母年老,奉旨特許入宮會親者,或一年,或數(shù)月,許本生父母入宮,家下婦女不許隨入,其余外戚一概不許入宮。”

但這兩項規(guī)定是否得以切實執(zhí)行卻值得商榷。首先,內(nèi)務府檔案中有關妃嬪懷孕而增加其相關待遇等的記載不少,但未見任何妃嬪孕期內(nèi)家人入宮照看的記載。作者只在別處找到唯一一例:慈禧當時懷孕時咸豐特許其母入宮探望。其次,如果妃嬪父母年老即可一年或數(shù)月入宮探望女兒一次,那么內(nèi)務府檔案中應當留有相當數(shù)量的相關記載,但本書作者只找到兩次會親的記錄。

除了限制后妃與親人直接接觸外,間接的聯(lián)系也被皇帝嚴格控制。后妃可于年節(jié)或“事故”時,派太監(jiān)去母家“請安問好”,但僅限于這樣的禮節(jié)性問候,此外不可交流任何其他信息和實物。母家近親的聯(lián)系尚被嚴格限制,其他各類親屬更是不得與后妃相往來。如果不得寵,或者沒有生育、撫養(yǎng)孩子,那么后妃的宮廷生活將無比枯燥乏味。更糟糕的是,皇帝們?yōu)榱四軌蜻M一步控制后妃,宮女服役一定時間就會被調(diào)換到別處,以免后妃形成自己的心腹。

而在皇帝崩逝后,后妃們的社交環(huán)境將變得更加惡劣,她們無論年齡老少都將進入漫長的暮年時光。其稱謂變?yōu)榛侍?、太妃等,居住地點將由位于紫禁城內(nèi)路的東西六宮遷往外路的寧壽、壽康等宮。除太后、皇帝的養(yǎng)母等少數(shù)例外,其他人如果年齡未過五十歲,將不得與當朝皇帝見面,沒有生育子嗣的太妃、太嬪們晚年生活更是格外寂寞。只有長壽者能受到額外的尊封和孝養(yǎng),成為宮廷中盛世頤年、皇帝仁孝的象征,可惜多數(shù)的太妃嬪連這樣的幸運也沒有,甚至連名字在史冊里都很難留下。

雖然根據(jù)康熙帝遺旨,“有子之妃嬪,年老者各隨其子歸養(yǎng)府邸,年少者暫留宮中”,但只有雍正元年有太妃出宮隨子居住,頤養(yǎng)天年,她們是清代太妃中唯一一批幸運兒。乾隆時該旨意便不被遵循,每年只有少數(shù)幾月太妃們可以居于兒子府邸。乾隆朝之后,也再未見有前朝妃嬪被兒子迎養(yǎng)府第的記載。

在這樣嚴密的隔離制度之下,朝臣,甚至內(nèi)務府官員,對于后宮之事都知之甚少。大臣對于內(nèi)廷事務無從知曉,自然也就無緣置喙、無法插手。即便致仕以后,也很難像明朝士大夫那樣寫一些宮內(nèi)的軼事趣聞,被后世當作可信史料廣為流傳。這也是清代外間少有宮內(nèi)軼事、丑聞流傳的重要原因之一,更是宮廷內(nèi)外隔離政策效果斐然的旁證。

而生活在這樣環(huán)境里的后妃,雖然能享有普羅大眾所未有的富貴生活,其生理與心理健康卻并不比籠中鳥好到哪里去。清朝滅亡后宮規(guī)有所松弛,根據(jù)探視太妃者回憶,這些太妃都體弱多病,缺乏生氣,只能將精神寄托于佛事。

皇后在王朝統(tǒng)治中一向地位特殊,在儒家學說里有母儀天下的職責,自古以來的外戚政治素來圍繞皇后與皇后母族這一利益集團展開。即便清朝皇后身處深宮、不與外事,同樣不能與親屬有聯(lián)系,其地位本身就可能給親屬帶來相應的特權和利益。

有鑒于后妃與外戚干政對皇權的威脅,清代皇帝在入關繼承明朝的國家機器,吸取明代教訓后,一改關外女子能有政治影響力的蠻族習氣,用了百余年時間將皇后的影響力壓縮到最低點,使理論上應當“母儀天下”的皇后只能“恪修內(nèi)職”,成為一只比普通妃嬪更大號的籠中鳥。

首先,作為釜底抽薪的手段,清朝皇帝在很長時間內(nèi)都沒有設立皇后,頂多設立皇貴妃統(tǒng)領六宮,處理宮務。自清代入關后,皇帝在位時冊立的皇后數(shù)量沒有超過3位者,且只有順治、康熙、道光3帝冊立過3位皇后,其余皇帝都只冊立1~2位皇后,因此整體而言清代皇后之位空缺的時段相當長,僅康乾兩朝就有60多年沒有皇后。

其次,不允許大臣與皇后發(fā)生聯(lián)系?;屎蟛粌H困居深宮,不能與母族見面,連與朝臣發(fā)生聯(lián)系的可能都被逐步取消。自入關以后,皇后再也不允許參與政務活動,如與皇帝一起迎接凱旋的將士、接待外藩蒙古來朝等。但在清朝前期,大臣在節(jié)慶與慶賀典禮時還可以向皇后進箋慶賀,皇后去世的喪儀也是文武官員表達忠心的重要時機。

從乾隆中期起,皇帝進行了一系列改制,逐步切斷皇后與外廷官員之間的聯(lián)結(jié)。此后,有關皇后的慶典和喪儀皆轉(zhuǎn)為內(nèi)廷之事,與外朝無涉。乾隆不僅禁止官員在節(jié)慶時向皇后恭進賀箋,連冊立皇后這樣的大典,也在他的一手策劃下由普天同慶轉(zhuǎn)變?yōu)閮?nèi)廷慶賀。自此改制后,官員向皇后進箋慶賀的慣例被徹底取消,違背者遭到嚴厲的懲處。隨著乾嘉道三代皇帝不斷的整飭和訓誡,此后基本不再有王公大臣敢于與皇后發(fā)生任何公開的聯(lián)系,對于內(nèi)廷及皇后之事也小心回避,不再關心。

最后,切斷皇后與外廷命婦之間的聯(lián)結(jié),使得以皇后為中心的女性權力體系也無法穩(wěn)固建立,也就無法通過命婦對大臣間接擁有政治影響力。理論上講,皇后借由三大節(jié)每年接受命婦的4次朝賀(元旦、冬至、太后萬壽圣節(jié)和皇后的千秋節(jié)),在親蠶禮的三個環(huán)節(jié)中率領命婦行禮,若再有太后上尊號、徽號或“御新宮”、妃嬪冊立等慶賀儀式,一年中接觸外廷命婦的次數(shù)可能接近10次。

雖然這與明朝規(guī)定皇后可于每月朔、望兩日接受命婦朝賀的頻度仍相去甚遠,但平均一個多月一次的朝賀,已然為皇后建立和穩(wěn)固女性權力體系、將自身的權威和恩德傳播至宮墻之外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這些典禮中親蠶禮對皇后來說最重要,由于需要遵循蠶蟲的生長規(guī)律,親蠶禮前后需要一個多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是所有國家祀典中歷時最長者。其間皇后可以多次率領妃嬪和命婦出入宮廷,是皇后確立自己在命婦中影響力的最好契機。但在實際運作中,皇帝經(jīng)常下令停止三大節(jié)時命婦進內(nèi)行禮,且經(jīng)常沒有說明理由。像皇后的千秋節(jié),乾隆時大部分時間這些朝賀都被停止。

從嘉慶朝開始,皇后千秋節(jié)的慶賀似乎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但嘉慶朝皇后千秋節(jié)的慶賀一般僅限內(nèi)廷妃嬪向皇后行禮,外廷命婦不再入宮參與慶賀。只有嘉慶十年和二十年皇帝兩次破例允許外廷命婦進內(nèi)行禮。嘉慶二十四年,皇帝索性規(guī)定命婦進內(nèi)行禮的頻度改為每10年一次,并由皇帝決定誰能進內(nèi),將皇后可以接觸的外廷命婦人選緊緊掌控在皇帝手中。

至于最重要的親蠶禮,一方面如前所述,清朝相當長時間不設皇后,另一方面即使皇后在位,也常由妃嬪或官員代替皇后祭祀先蠶。通過這些手段,清朝皇帝從制度、禮儀、空間三個方面切斷了皇后與外界的一切聯(lián)系,將皇后的地位貶至歷朝歷代最低點。

到了道光時,更是確立了無論家國之間、宮廷內(nèi)外,至尊至上者只有皇帝一人,皇后不但不能與宮外發(fā)生任何聯(lián)系,宮廷之內(nèi)的事情也要遵從皇帝裁決的原則。此時的皇后,不但不能母儀天下,連統(tǒng)率六宮的權力也受到極大的限制。至于外戚政治的另一大源頭,清朝皇帝的母親,不管是生母皇太后,還是嫡母皇太后,在慈禧以前都是更大一號的籠中鳥。

清朝同樣講究以孝治天下,所以相比皇后,太后的地位更尊貴,各種影響力也更大。因此清帝一方面大肆向天下彰顯其孝親之道,另一方面異常警惕太后與外界接觸,對大臣擁有政治影響力。如揮霍大筆金錢舉辦賀壽典禮,自詡超級大孝子的乾隆皇帝,對太后在宮廷中的身份地位、言行活動和權力范圍都進行了十分嚴格的界定和限制,以確保太后“不與外事”,不影響皇權,將太后牢牢控制在手掌心中。

諷刺的是,也正是康乾以來歷代皇帝對后權極為成功的打壓,導致咸豐死后,肅順等顧命八大臣對慈禧異常輕視,也正是前朝皇帝對于太后權力約束得法,使得太后勢力相對于近支宗室王公和權臣而言,對皇權的威脅更小、更有利于皇權的平穩(wěn)過渡,使其能獲得王公大臣的支持,成功發(fā)動政變,將反對者一掃而空,成為晚清的實際統(tǒng)治者。歷史的吊詭之處,莫過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