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食】澳門食光

經(jīng)觀悅途2023-11-16 17:23

王開生/文

有人說,美食是打開澳門的一把鑰匙。

昔年兩度來澳,皆是蜻蜓點水,走馬觀花。只有深度體味澳門才發(fā)現(xiàn),這里無愧是真正的世界美食薈萃之都,川菜、粵菜、葡菜、馬來菜、印尼菜、日本菜、泰國菜、西餐等等,各美其美,以各自手中諳熟的獨門秘籍,招來擁躉者眾。人在澳門,沒有水土不服之說,無論你偏好何種口味,在此地,皆能找到適合自己胃口的舊愛新歡。

果欄街“榮記豆腐花”狹窄的店堂里,永遠坐滿了慕名而來的四方食客。豆腐花,北方人稱豆腐腦,多咸鮮口味。榮記的豆腐花,不走尋常路,全手工制作,出品的豆腐花潔白、嫩滑,以姜糖漿水為鹵,當(dāng)做糖水來吃,成功出圈,入選米其林街頭小食。小吃店做出大名堂,成為澳門美食的典型代表之一。

世人皆知澳門的葡式蛋撻鼎鼎有名,以安德魯餅店出品為公認頂流,每天等待吃上這口美食的饕餮客們,自覺在店門口排起長龍。安德魯餅店最初開在較遠的路環(huán),如今官也街和威尼斯人酒店都設(shè)有分店,家家火爆。其實澳門流行的蛋撻除葡式之外,兼有港式,多出自無處不在的港式茶餐廳。葡式蛋撻的客戶群以游客居多,港式蛋撻則以粵港澳食客為主流,其外皮酥香,內(nèi)芯Q彈,奶味足,甜度剛剛好,入口猶似布丁,喜食者亦眾。這也是港式蛋撻能與蝦餃、叉燒包、干蒸燒賣一起,躋身粵式早茶“四大天王”的秘密。

十幾年前,我曾寫過澳門的街頭小吃魚蛋,今番故地重來,略得余暇,急切地奔赴街頭小攤,舊味重覓。澳門魚蛋以咖喱口味為佳,入嘴彈性十足,鮮香充盈舌尖,形式上也親民。說來魚蛋并非是澳門獨有的小食,鄰近的福州,廣州,潮州皆出,我也都吃過,不知何故,只有澳門的魚蛋給我留下?lián)]之不盡的念想,多年來,雖不能至,心向往之。

與魚蛋同時留下好感的,是豬扒包。豬扒包并不是包子,而是將橢園形的豬仔面包橫切開、夾上豬扒的“澳式漢堡包”,其核心競爭力是腌制過的烤豬扒,口感微似蜜汁叉燒,但甜度有所降低,真是好吃。以“大利來記”豬扒包連鎖店之出品最負盛名。

說到蜜汁叉燒,絕對是澳門人最青睞的美食之一,漁人碼頭“勵皇軒”出品的蜜汁叉燒,鮮腴,甜美,品質(zhì)不俗。大堂區(qū)纜廠巷的“芬記燒臘”小店,離標(biāo)志性建筑大三八牌坊不遠,其密制的叉燒遠近聞名,只供應(yīng)午市。每天不等小店開門,門口食客即排起長龍。若碰巧蜜汁叉燒售磬,試試店里的熏蹄和油雞,味道亦贊。

昔年曾頻赴羊城,每至,必食甜點菠蘿包,甜香,酥軟,連掉落盤中的脆渣,都不忍舍棄。澳門的菠蘿包是港式茶餐廳中的標(biāo)配,出品亦靚,此地人吃菠蘿包,現(xiàn)烤現(xiàn)賣,從中間將面包橫切開來,再夾上兩片厚厚的黃油,食之,融化的黃油汁從嘴角溢出,甜香盈口,極度舒適,故澳門人稱這種面包為“菠蘿油”。

官也街,位于澳門氹仔島,是最具煙火氣息的一條百年老街,更是小吃手信攤檔林立的資深美食街。小街僅百余米,卻集中了鉅記、咀香園、十月初五、英記、文記等品牌餅家手信店,豬肉脯店和諸多葡式餐廳、冷食店、咖啡店。街上的時尚青年男女,手拿一客貓山王榴蓮冰淇淋,或是一瓶鳳城老酸奶,一杯冰檸檬茶,神情怡然自樂,陶醉其中。

在內(nèi)地,把鹵水牛雜當(dāng)做小吃而自成特色的地方不少,福建,四川,廣西,廣東,江西等省份,嗜此口味者至多。今年春天,在武漢萬松園美食街夜市上也遇到過冒著熱氣的牛雜檔口,雖然晚飯吃得很飽,還是忍不住買了一小份,當(dāng)街吃將起來。當(dāng)然,要說吃得最多的城市,還得數(shù)廣州,老廣們料理的牛雜,軟爛,入味,口感好,絕對是美味。

澳門人也極愛吃牛雜,商業(yè)街區(qū)的鹵水牛雜店多到幾步一家的密度,欲知哪家牛雜口味超群出圈,決竅就看門口食客排隊人數(shù)的多寡。鹵水牛雜一般有牛肚、牛腸、牛筋、牛胃、牛肺、牛膀等原料,佐以白蘿卜同煮;以辣椒、咖喱口味為主流,“氹仔大排檔”的老板娘說,這是地道澳門味道。吃來吃去,還得算咖喱牛雜最合味。官也街上的店鋪多而密,競爭全憑好口碑。論起來,老街上食客排隊長度的冠亞軍,分別是安德魯葡式蛋撻和老Day牛雜店,皆是爆品。

澳門本土餐廳的廣告燈箱和招貼彩畫上,無一例外會有“水蟹粥”的推介,此是澳門最具特色的餐食之一。原料選取本地螃蟹,大卸八塊后,投入生滾粥中同煲,待蟹之鮮汁完全浸透白粥之后,加入姜絲出鍋,其味之美,打耳光也不放手。

廣東人愛吃烤乳豬,視其為大事、喜事筵席中的傳統(tǒng)大菜,亦是硬菜,兼具儀式感。澳門人樂食烤乳豬,比廣東人有過之而無不及。此地的烤乳豬有葡式和粵式兩種,選材比廣東的乳豬個頭和份量還要小,通常不過七八斤的樣子,口感自然也就還要出彩。葡式的烤乳豬腌制后,用烤箱烘烤,整只切塊裝盤食用?;浭降目救樨i沿用了明爐人工炙烤的傳統(tǒng)工藝,成品后,皮肉須分離開來,吃法類似北京烤鴨,可以卷單餅小蔥食之,我更偏愛蘸白砂糖的傳統(tǒng)吃法。澳門的烤乳豬講究現(xiàn)烤熱食,皮酥嘎蹦脆,肉嫩滑,滿口爆漿,可說是本埠美食的代表菜之一。

美食無死角,是澳門城市的一抹亮色,偶然路過的一條窄巷,一處街角,一家小檔,邂逅美味的機率會很高。澳門的甜品,出落的美而佳,杏仁露,雙皮奶,楊汁甘露,榴蓮糯米沙沙,大菜糕,木糠布丁,冰鎮(zhèn)甘蔗汁,皆不可錯過,頗值一試。

告利雅施利華街是氹仔老城一條不太起眼的馬路,和不遠處的官也街相比,甚至略顯冷清。鄰街的一檔小餐館名曰“譚家魚翅”,店堂里柔光溫暖,燈火可親。晚餐時段,樓上樓下座無虛席,店家料理的砂鍋魚翅現(xiàn)煲現(xiàn)賣,自路邊玻璃窗里,可細觀其出品。滋滋冒油的翅絲煲配上一碗噴香的白米飯,很對味兒,一份1.8兩的黃燜大排翅,僅售48澳門幣,如果不是親眼所見,難以想象。這種相對高檔的食材擱在澳門,也可以是小吃,平常,實惠,親民。

在我看來,咖喱魚蛋、豬扒包和鹵牛雜是澳門街頭小吃的三大特色。澳門總面積為33.3平方公里,由澳門半島和氹仔島、路環(huán)島以及路氹城(路氹填海區(qū))組成,城區(qū)面積并不大,卻分布有三千多家各色餐廳。來這里尋味美食的品鑒之旅,似乎永遠在路上。

(責(zé)任編輯:龐麗靜)

作者簡介:

王開生,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青島市琴島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青島市書法家協(xié)會顧問,著有散文集《四方往事》《尋味四季》《觀瀾集》,另有部分作品發(fā)表于《青年作家》《散文海外版》等。

版權(quán)與免責(zé):以上作品(包括文、圖、音視頻)版權(quán)歸發(fā)布者【經(jīng)觀悅途】所有。本App為發(fā)布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服務(wù),不代表經(jīng)觀的觀點和構(gòu)成投資等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