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一周歲” 公募緊盯投資機會

洪小棠2022-09-03 09:48

經濟觀察報 記者 洪小棠  2022年9月2日,北京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北交所”)迎來宣布設立的“一周歲”生日。

一年時間的平穩(wěn)運行和上市公司數(shù)量不斷提升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機構投資者將目光投至北交所,亦有更多公募機構宣布旗下基金產品擴大投資范圍,將北交所標的納入選股池。

截至2022年9月2日,北交所上市公司數(shù)量達110家,總市值達到1878.69,近2000億元。與此同時,從今年二季度披露情況來看,公募機構投資北交所意愿顯著增強,有超過500只公募基金布局了北交所相關標的。

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采訪的多位公募人士認為,北交所開市以來,隨著流動性顯著改善和優(yōu)質標的的不斷擴容,機構投資者對于投資北交所的積極性也正不斷提升。

加大力度布局北交所

2021年9月2日,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的消息從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傳出。9月3日,北交所正式注冊設立,隨即經過兩個多月緊鑼密鼓的籌備,同年11月15日正式開市。

作為繼滬深交易所后的第三個全國性證券交易所,北交所被定位為服務創(chuàng)新型中小企業(yè)的主陣地。

經過一年的發(fā)展,北交所吸引了大量機構和長期投資者參與。目前,其合格投資者數(shù)量超513萬戶,獲得500余只公募基金布局,風險投資機構加大投入,社?;?、保險資金、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等亦均已入市。

公募基金作為重要的機構投資者之一,經濟觀察報記者根據(jù)Wind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共計27只基金重倉持有北交所個股,重倉市值已達 36.28億元,環(huán)比增長159.84%。

其中,貝特瑞的基金持有數(shù)量最多且持倉市值最高。統(tǒng)計顯示,貝特瑞被共計23只公募基金持有,合計持倉市值達19.06億元;其次為吉林碳谷,該公司被15只基金持有,合計持倉市值達4.9億元。

此外,連城數(shù)控、長虹能源、穎泰生物均被不少于5只基金持有,持倉市值亦均超過1億元。

而從各公募機構對北交所的投資力度來看,廣發(fā)基金、嘉實基金對北交所的投資力度最大,截至二季度末的持倉市值均達到8億元以上。南方基金、匯添富基金、鵬揚基金、華夏基金和大成基金對北交所個股的持倉市值均超2億元。

具體來看,廣發(fā)多因子為投資北交所最多的基金,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該基金持有北交所股票市值達5.28億元;其次為嘉實新能源新材料和嘉實智能汽車,持有北交所股票市值分布為2.96億元和2.88億元;廣發(fā)北交所精選兩年定開、南方北交所精選兩年定開、大成北交所兩年定開等5只北交所主題基金持倉市值均超2億元。

記者了解到,2021年10月,包括易方達、華夏、廣發(fā)、富國、匯添富、南方、嘉實、萬家等8家基金公司上報首批北交所基金。而隨著近一年北交所交易生態(tài)的日益活躍和完善,更多公募把目光投向這一投資機會,今年7月,第二批北交所主題基金也正式獲批且陸續(xù)成立,截至目前已成立的北交所主題基金數(shù)量擴容至10只。

除了北交所主題基金,部分現(xiàn)存的老產品也將北交所標的納入投資范圍。例如,8月10日,恒越基金發(fā)布旗下部分公募基金可投資北交所股票及相關風險提示的公告,其中表示,基金根據(jù)投資策略需要或市場環(huán)境變化,可選擇將部分基金資產投資于北交所股票或選擇不將基金資產投資于北交所股票。

7月30日,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也發(fā)布了關于旗下部分基金參與北交所股票投資及相關風險提示的公告。

根據(jù)統(tǒng)計,截至2022年9月1日,已有超過20家基金公司發(fā)布旗下基金可投資北交所上市股票的公告。

投資機會

經濟觀察報了解到,北交所的創(chuàng)新屬性和流動性的提升越來越吸引機構投資者的目光,更有部分基金公司組建了單獨的投研團隊來覆蓋北交所上市企業(yè)。

例如,嘉實基金有專門研究專精特新相關領域的投研團隊,以此來長期覆蓋和跟蹤北交所相關標的。

萬家基金相關人士亦透露,該公司正逐步加大北交所的覆蓋廣度與調研力度,對北交所的重點公司和優(yōu)質標的進行了長期的跟蹤和調研,同時此前發(fā)行的北交所主題基金也重點投資了北交所相關標的,隨著北交所的持續(xù)擴容和專精特新優(yōu)質公司的吸引力,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基金產品愿意將資金投向北交所。

亦有多家基金公司人士透露,此前的新三板主要受制于流動性不足,而北交所開市以來,隨著流動性的改善和上市標的擴容,投資北交所的積極性正不斷提升。

有公募投研人士表示,“北交所作為中國最年輕的交易所市場,相對滬深交易所而言,流動性還有待提升,不過也可以看到企業(yè)轉板至北交所的意愿較強,且北交所將個人投資者門檻降至50萬元,都是提高交易量和交易活躍度的有利方面。”

該人士進一步表示,“不過,北交所成立時間仍尚短,對于交易系統(tǒng)開通和投資者生態(tài)建設仍需要時間,而受到精選層老股獲利回吐、A股整體下跌等影響,市場短期缺乏明顯的賺錢效應,造成了交易清淡。另外,北交所上市公司數(shù)量仍然相對較少,市場容量有很大增長空間,要用更長的時間去培育更多適合的投資者。”

談及北交所的投資機會,該人士認為,北交所上市公司中,新能源、風電等領域中下游配套企業(yè)是其關注的重點之一。

北京一位公募投研人士表示,會持續(xù)關注以專精特新為代表的高成長小盤股及具備轉板條件的北交所股票。

 

版權聲明:以上內容為《經濟觀察報》社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經濟觀察報》社所有。未經《經濟觀察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否則將依法追究相關行為主體的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致電:【010-60910566-1260】。
財富與資產管理部主任、資深記者
長期關注公私募基金、銀行理財、資產配置、金融創(chuàng)新以及大資管背景下的一切人與事。新聞線索請聯(lián)系:hxt082420@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