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不是通往強大的道路 | 2022新起點

西坡2021-12-29 19:09

(圖片來源:東方IC)

西坡/文 國家語言資源監(jiān)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光明網等聯(lián)合主辦的漢語盤點2021”,公布的2021年度十大網絡用語是:覺醒年代;YYDS;雙減;破防;元宇宙;絕絕子;躺平;傷害性不高,侮辱性極強;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強國有我。

這組年度網絡流行語,是一個奇怪的組合。比如,你試著將“強國有我”和“躺平”放在一起,就只能表示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了。這倒是符合一項關于某站青年的觀察:他們對國家社會的前途充滿信心,但對個人的未來卻灰心迷茫。

“強國有我”的含義顯然不應該只是“國家富強了,我有幸生活在這個時代”,更應該包括“因為我的努力,國家會更加富強”。

當然,嘴上喊著躺平的年輕人,在現(xiàn)實中或許并非不再奮斗,就像我上大學的時候,很多同學一邊喊著“頹廢”,一邊默默用功努力。但是躺平話語和躺平心態(tài)的彌漫,無疑是需要警醒的。

年輕人為何躺平,是整個社會要解答的問題,解題者也包括年輕人自己。

要總結年輕人躺平的原因,市面上最現(xiàn)成的答案是住房、醫(yī)療、教育,尤其是房價。但我最近發(fā)現(xiàn)了一個現(xiàn)象,可以稱為“躺平定律”:

窮二代要躺平,因為房價太高,工資也少,家庭也沒什么積蓄,掏空六個錢包也不能在大城市買房安家;

富二代也要躺平,因為家底厚,自己不用努力也可以買房,父母人脈資源廣,一畢業(yè)就能幫自己找到體面工作。但是工作雖體面,工資也不高,吭哧吭哧奮斗,還不如從父母手里領零花錢。

大家的起點不一致,但在躺平這件事上取得了共識。所以說,躺平的動力不是貧窮也不是富有,而是對未來的預期和對自我的定位。年輕人需要的是通過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希望。當機遇的大門越開越大,躺平的年輕人就會越來越少。這是社會需要努力的方向。一個社會要想澎湃不息,就是要給人們提供源源不斷“不認命”的機會。

對年輕人來說,也不應該躺著等待天上掉機會。“房住不炒”、“共同富裕”等公共議程的推進,表明社會已經聽到年輕人的呼聲。改革開放以來,不論是經濟增長還是社會公正,中國社會都在穩(wěn)步前進?,F(xiàn)在的年輕人即便躺平,可還是刷著短視頻喝著奶茶,與《平凡的世界》所描述的青年出路困境大相徑庭。

不用追溯太遠,對80后一代來說,很多人出生在農村,從小吃肉就是稀罕事,過年才有新衣服,上大學之前基本沒有離開過本縣……物質匱乏與信息閉塞程度遠非今天的年輕人可以想象。某種程度上來說,年輕人敢于喊出“躺平”,是因為中國社會正在告別貧窮與饑餓的記憶。

年輕人抱怨腳踩的地面還不夠高,還看不到最廣袤的風景,但永遠不要忘記,現(xiàn)在的地面已經是幾代人“一窮二白”起點上奮斗的產物。如果說現(xiàn)在這里只是一個平面,那么曾經這里是一個巨大的深坑。

站在更高起點上的年輕人,應該樹立更大的志向,想象更廣闊的天空。自己想要什么,就去現(xiàn)實中爭取。抱怨不是改變的起點,行動才是。不要沉迷于平滑的虛擬世界,“打開視頻全是家財萬貫、山珍海味、膚白貌美;一旦關閉,就是現(xiàn)實生活,柴米油鹽,雙下巴和法令紋……”這是徒增煩惱。

以真實的自己與世界共舞,才能發(fā)現(xiàn)機遇,掌握機遇。拒絕躺平,因為未來最重要的不是別的,而是今天的年輕人自身。年輕人對自己負責,就是對社會的未來負責。任何一代人都需要經過重重考驗,讓自己變得強大,以期能夠肩負起那終將落下的歷史使命。

(作者系資深媒體人)

版權聲明:以上內容為《經濟觀察報》社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經濟觀察報》社所有。未經《經濟觀察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否則將依法追究相關行為主體的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致電:【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