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公平被誤解,共同富裕的核心是分階段打消階層固化

張奧平2021-08-19 18:38

張奧平/文

本文核心觀點

1、平均和公平是兩碼事,平均的本質是不公平的;

2、公平用一個詞來總結,就是「賞罰分明」,用一句話來總結就是「努力與收獲成為相對的正比」;

3、公平發(fā)展是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

4、實現共同富裕的核心是「分階段打消階層固化」;

5、沒有公平的效率是難以長期維持的,沒有效率的公平是難有價值的;

6、三次分配是社會實現和平和諧發(fā)展的「潤滑劑」。

一、平均和公平是兩碼事平均的本質是不公平的

最近,社會關于「公平式發(fā)展」的討論越來越多,有些人認為公平就是平均,不再需要努力奮斗,只需要躺平,等著被平均就好。然而,平均的本質是十分不公平的

那么,究竟什么是公平?公平一詞早在《戰(zhàn)國策·秦策一》中便有記載:“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博。”

這段話主要是講先秦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幫助秦孝公治理秦國,注重公平無私,賞罰分明的一些政治舉措懲罰方面,不忌避威勢強大的貴族;獎賞方面,不偏私關系特殊的親信,法令實施至于太子,一切依法處治。若師、傅犯法,處以黥,劓之刑。經過商鞅變法后的秦國,經濟得到充足的發(fā)展,軍隊實力不斷增強,最終發(fā)展為戰(zhàn)國后期最富強的集權國家。

公平一詞正式形成理論解釋是在1965年,美國心理學家亞當斯提出了公平理論,他在其中指出:人的工作積極性不僅與個人實際報酬多少有關,而且與人們對報酬的分配是否感到公平更為密切。人們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將自己付出的勞動代價及其所得到的報酬與他人進行比較,并對公平與否做出判斷。公平感直接影響職工的工作動機和行為。

所以,公平用一個詞來總結,就是賞罰分明」,用一句話來總結就是努力與收獲成為相對的正比」。

二、為何現在要強調公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

那么,為何近期國家層面如此強調公平?這背后有兩點原因第一,中國經濟在過去瘋狂增長的時代,公平不是第一要務,需要通過公平打消掉的不公平矛盾還未顯現;第二,中國目前不公平的矛盾正在逐步顯現,其次,中國經濟正式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為高收入國家,需要實現發(fā)展的公平。

2021年8月17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中指出“改革開放后,我們黨深刻總結正反兩方面歷史經驗,認識到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打破傳統體制束縛,允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qū)先富起來,推動解放和發(fā)展社會生產力。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促進共同富裕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

中國經濟在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實現了實質的量速雙增。首先,從經濟增速上看,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實現了9.5%的GDP平均增速,這是二戰(zhàn)后眾多經濟體都難以實現的。其次,從經濟總量來看,從1980年的0.46萬億,全球排名第7;到2000年的9.92萬億,全球排名第6;再到2020年的101.60萬億,全球排名第2。所以,單從數據上來看,過去這四十年可謂是中國經濟發(fā)展突飛猛進的四十年。

這四十年的發(fā)展,就像會議中指出的一樣,“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打破傳統體制束縛,允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qū)先富起來,推動解放和發(fā)展社會生產力。”當然,在這四十年中,公平并不是第一要務發(fā)展才是。所以,有很多維度、很多領域發(fā)展至今是相對不公平的。但是,這種相對的不公平,是中國經濟從“一窮二白”的公平,到快速實現小康社會的必然選擇,沒有先富,就難有后富。

而目前,因不公平發(fā)展所產生的社會矛盾正在逐步顯現。比如作為社會發(fā)展核心力量的中青年群體,一方面持續(xù)努力學習,但被教育內卷到找不到發(fā)展的出路,996、007的加班,也看不到實現成長晉升的路徑;另一方面被大城市的房價及生活成本打壓,人生陷入低欲望的狀態(tài)。按照公平理論的解釋便是公平感直接影響職工的工作動機和行為。

此外近幾年,中國經濟增速開始進入轉型換擋期,由過去40年平均約9.5%的高增速下降到平均約5%—6%左右的增速,進入了新舊增長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fā)展的新階段。而在新階段我們首先要實現跨過中等收入陷阱,成為高收入國家

麻省理工學院對一個經濟體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定義是:國家發(fā)展過程中,其經濟增長策略沒有從以投資主導模式轉型到創(chuàng)新主導模式。這個定義里的投資不是新興投資、風險投資,而是傳統投資,如鐵路、公路、機場等基建投資,以及房地產投資等。在投資主導模式下,我們會發(fā)現只要一個經濟體基礎要素充足,例如土地、勞動力等,基本都可以實現初期的高速增長,但是科技研發(fā)創(chuàng)新的能力不是任何經濟體在短期都能具備的驅動要素。

所以,中國要實現徹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發(fā)展驅動力就必須要進行轉型,不轉型便很難實現新的長期增長,而轉型就會面臨著經濟增速進入換擋期。同時,在經濟增速的換擋期也一定會出現某些程度的陣痛,因為慣性的高速增長面臨消失,傳統的驅動力面臨淘汰。

而將這些陣痛熨平的核心,就是需要更加公平的發(fā)展,從而提升全社會每一個微觀主體的發(fā)展欲望,激發(fā)創(chuàng)新活力,最終實現提升全員勞動生產率。反之,倘若沒有公平的發(fā)展環(huán)境,社會便難有創(chuàng)新的活力,核心驅動力也就很難實現實際的轉換,經濟便會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之中。

三、共同富裕的核心分階段打消階層固化

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中強調“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數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要分階段促進共同富裕。要鼓勵勤勞創(chuàng)新致富,堅持在發(fā)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強發(fā)展能力創(chuàng)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條件,暢通向上流動通道,給更多人創(chuàng)造致富機會,形成人人參與的發(fā)展環(huán)境。”

此外會議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在高質量發(fā)展中促進共同富裕,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加大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調節(jié)力度并提高精準性,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合理調節(jié)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形成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分配結構,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目標扎實邁進。”

實現共同富裕的核心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中已明確表示

第一要鼓勵勤勞創(chuàng)新致富,而不是「躺平致富」,不勞而獲在社會的任何階段都是不可能實現的;

第二,要堅持在發(fā)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強發(fā)展能力創(chuàng)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條件。這一點強調了在發(fā)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是發(fā)展的核心地基,民生得不到保障是難以實現發(fā)展的。其次,也直接解釋了前段時間打擊校外教育的核心目的,就是為了創(chuàng)造更加公平的發(fā)展條件;

第三要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這一點首先強調了要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效率和公平并不是相悖的,沒有公平的效率是難以長期維持的沒有效率的公平是難有價值的。其次強調了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任何經濟體倘若只有初次分配,是難以實現長期公平式發(fā)展的,而三次分配是社會實現和平和諧發(fā)展的「潤滑劑」。

整體而言要在發(fā)展中實現共同富裕,就是要分階段打消掉因階層固化而產生的發(fā)展不公的問題整體暢通向上流動通道而絕不是平均主義的共同富裕。

*本文作者張奧平系增量研究院院長、增量資本創(chuàng)始人。

版權聲明:以上內容為《經濟觀察報》社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經濟觀察報》社所有。未經《經濟觀察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否則將依法追究相關行為主體的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致電:【010-60910566-1260】。
如是資本董事總經理、如是金融研究院副院長。福布斯中國30under30創(chuàng)投精英、人民網人民創(chuàng)投專家咨詢委員會特聘專家。資本市場實戰(zhàn)及研究專家,擁有豐富的企業(yè)投融資實操經驗及投融資機構行業(yè)資源。同時擔任《新浪財經意見領袖》、《福布斯中國》等媒體專欄作家。目前兼任吳曉波頻道·企投會導師,喜馬拉雅FM特邀星級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