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書客·果月拾書·貳|

2022-09-13 03:37

云也退/文

No.10

《風的歷史》

(法)阿蘭·科班/著 曲曉蕊/譯北京大學出版社 2022年6月

阿蘭·科班的書往往有個迷人的標題,比如《大地的鐘聲》、《情緒史》、《無知史》之類,但無論是鐘聲、情緒、無知還是這本的主題——風,都是無形、抽象乃至飄渺的,研究和書寫都需要相當?shù)馁Y料工夫和技巧,科班可以以年鑒派歷史學家費弗爾、布洛赫、布羅代爾、勒戈夫為榜樣,也可以像另一位精妙的哲學家加斯東·巴什拉那樣,對事物做現(xiàn)象學的沉思。

但此書與這兩條路都無關(guān),總的看來,這是一本歷代文人墨客有關(guān)風的佳句的薈萃集,視野較大,從自然文學巨匠約翰·繆爾到法國文豪雨果,從《圣經(jīng)·傳道書》里“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到荷馬史詩《奧德賽》里的風暴,在講述了諾貝爾獎獲獎詩人圣-瓊·佩斯的長詩《風》之后,順理成章地又講到了更晚獲該獎的法國小說家克勞德·西蒙的小說《風》。這部作品是科班去年所作,他已86歲了,寫書對他來說,也許僅僅是一種生命的習慣。

No.9《殺死一座城市: 縉紳化、不平等與街區(qū)中的戰(zhàn)斗》

(美)彼得·莫斯科維茨/著 吳比娜/賴彥如/譯理想國·山西教育出版社 2022年7月

副題中的“縉紳化”(gentrification)一詞,作者的解釋是:將城市原本為窮人和中產(chǎn)階級提供的空間,改成為供有錢人累積資本使用??吹竭@里你就明白了,這本由一個美國人寫的“美國城市憂思報告”并不只適用于美國。

政府修理破屋,平整路面,更新花壇,這些舉措為什么讓一些居民不安,原因正在于縉紳化的體制:因為這些舉措都是應富人和精英階層的要求而做的,這些人占據(jù)了城中最好的地段最好的房子,有時還擁有一片私人的戶外空間,他們也能左右政府的城市管理決定,借助公權(quán)力之手,以各種手段驅(qū)逐他們不想看到的中下層居民和少數(shù)族裔。而當他們飛赴其他地方公干或度假時,那些私宅就成了城中的飛地。

莫斯科維茨說,縉紳化的大多數(shù)參與者,包括縉紳化人群以及他們的受害者,都沒有意識到城市縉紳化背后的制度和政治行為??N紳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個體行為的總和,但作者的矛頭指向了政治行為和商業(yè)利益——這兩者往往是一體的。他筆下受訪人物的講述往往動人,尤其在寫到紐約時,當人們講到自己最熱愛看到的人漸漸消失,被那些陌生而冷漠的有錢人所取代,內(nèi)心的傷感實在令人觸動。

莫斯科維茨持有鮮明的反資本主義立場,并捍衛(wèi)城市的公共屬性。這很重要,但這本書也有不可避免的缺陷,例如樣本過少的問題:當他在用休斯頓來對比作為縉紳化城市的代表的新奧爾良的時候,我們不免懷疑休斯頓真的能避免縉紳化?如果是的話,它又是如何避免的?此外,莫斯科維茨提到一些歐洲城市對資本主義的制約,給中低收入者提供更多的住房,但它們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在書中也看不太清楚。最后一點當然有苛求之嫌,他沒能提出讓人眼前一亮的解決方案。

No.8《噓!格林童話,門后的秘密: 寫給大人看的書》

(美)瑪麗亞·塔塔爾/著 呂宇珺/譯南大·守望者 2022年8月

卡爾維諾在給他編選的《意大利童話》作序時,自豪地宣稱意大利的童話沒有德國的格林童話那么暗黑,那么富于血腥氣。這話固然大可辯駁,但是格林童話的情節(jié)里的確有很多原始的、野蠻的傾向,那些最令人熟悉的故事,如《白雪公主》、《小紅帽》、《灰姑娘》之類,雖然已經(jīng)過無數(shù)的改編、改寫,在書本、舞臺和銀幕表現(xiàn)中呈現(xiàn)出“洗白”的樣子,可是像白雪公主中毒昏死、狼吞吃小紅帽之類的核心情節(jié),實際上都是駭人聽聞的。這本書講了很多“潔本”背后的故事,但沒有停留在此,作者說,即使那種貌似可怕的“毒童話”,也未見得一定要驅(qū)逐出兒童的視野,因為兒童的反應并不是習慣于恐懼的大人可以預測的。

No.7

《科幻精神》

(智利)羅貝托·波拉尼奧/著 侯健/譯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2年3月

波拉尼奧開創(chuàng)了一種信馬由韁的第一人稱文體,偶像化意味大于文學價值本身。這本小說有種氣息,就是關(guān)于七十年代以后的拉美人和拉美人的感受,可寫的內(nèi)容已經(jīng)少之又少,而且還都被波拉尼奧給寫掉了。

No.6《制造消費者: 消費主義全球史》

(法)安東尼·加盧佐/著 馬雅/譯萬有引力·廣東人民出版社 2022年6月

19世紀農(nóng)民的家里,沒有什么家具或餐具,多的是工具——用于生產(chǎn)。人們自食其力,種出和生產(chǎn)出什么就吃什么,這樣做有著充分的理由,因為外出不便,交通不力,路況不穩(wěn)定,經(jīng)常無法通行,一到冬天,村莊就被困在那里,有時則受阻于河流……然而才過了一百年,我們就有了一個四通八達的全球市場。

加盧佐敘述生產(chǎn)和生活方式在近一個世紀里的快速巨變,這遠非一個新鮮的題目,不過他盡可能將它講得更清晰、更生動。西方社會是從無數(shù)個孤立的、自給自足的、不流動的經(jīng)濟體走到今天的,要思考這段歷史,就要抱有充分的驚嘆乃至目瞪口呆的能力:它的“科學”是新生的市場營銷和商品銷售,它的“宮殿”是商場和百貨公司,它的“圣杯”是商品,傳遞圣杯的人是商人,而它真正的“英雄”則是紈绔子弟、勢利者、藝術(shù)家,以及和他們站在對立面、卻又常?;ハ喾龀值馁Y產(chǎn)階級……

加盧佐寫得很細,他寫到整個系列的銷售技巧的誕生,寫到商場如何制造“體驗”,寫到數(shù)字技術(shù)來臨后,在商場漫步的“眩暈感”如何呼應線上購物的感受。書中充滿了精神性的術(shù)語,例如加盧佐把商品稱為“幽靈般的存在”,把人與物的關(guān)系稱為“幻覺”。消費物品,與人的想象力,與人構(gòu)思世界的方式緊密相連,消費社會不僅意味著一種以物質(zhì)為基礎(chǔ)的體制,而且也是一個表征模式。在如此的定性之下,我們才可望著手消除這個幻覺,而另一方面,加盧佐也承認,在一個復雜精密無比的國際分工的世界里,消費或反消費的是非都無法輕率地談?wù)摗?/p>

No.5《真相: 鬼扯簡史》

(英)湯姆·菲利普斯/著 李立豐/范佳妮/譯上海三聯(lián)書店 2022年7月

又是一本直接針砭當下生活狀態(tài)的書。此書英文原版封面上,印了一個食指中指交疊的手,而到了中文版,封面上是一個捂著嘴巴的黑猩猩:它是不敢說,還是不愿說,還是驚訝?比起那只手,中文版的封面因過于直白而不準確。

不過內(nèi)文還是很好看的。作者菲利普斯的職業(yè)就是核實各種事實真相,換句話說,他負責給一個個網(wǎng)絡(luò)傳聞該打上“謠言”二字的大印。他的結(jié)論是:每個人都在撒謊,整天撒謊,而這些謊言卻變成了傷害人們的真相。徹頭徹尾的騙子,以及吹牛成癮的人,這兩種人都有大量的例子。菲利普斯沒有怎么提及“后真相時代”這個概念,可他分析的“反饋循環(huán)”,即維基百科上的一個錯誤的條目被報紙引用,再被維基百科的相關(guān)條目征引為證,類似這樣的情況,就是“后真相”的標志性現(xiàn)象。

書中有無數(shù)與欺詐有關(guān)的故事。曾有人編造出一個國家來欺騙他們的同胞,毫無價值的礦場被人廣泛炒作,制圖師在非洲地圖上繪出并不存在的山脈,一些冒險家聲稱登了那山的頂……關(guān)于詹姆士一世時期女巫審判的故事,菲利普斯寫了一整個章節(jié),有五萬多人因此事而被抓;但這樣的故事絕不僅僅屬于荒謬的過去,在今天,一個民選總統(tǒng)同樣可以因懷疑有人要用無人機襲擊他,而大舉逮捕嫌疑分子。

真相如此脆弱,乃至我們只能自我安慰說,濫用和歪曲真相的人,給世界帶來了許多娛樂。書中有一位英雄——唯一的正面人物本杰明·富蘭克林,他與謊言斗爭,用犀利的言論揭露欺騙行為。菲利普斯在結(jié)束全書時再度提到他,讓人唏噓當下的世風墮落,再無楷模。

No.4《上海之聲: 二戰(zhàn)時期來華猶太流亡者的心聲》

(以色列)伊愛蓮/著 宋立宏/丁琪/張鋆良/譯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2年7月

看上去這本書很小眾:很多人知道二戰(zhàn)期間上海接納了一批來自歐洲的猶太難民,他們在如今虹口區(qū)的一個范圍內(nèi)安了臨時的家,算是成功避難??墒窃敢馊タ此麄兊臅拧⑷沼浐臀乃囎髌返娜?,恐怕不會有幾個。

這不妨礙書中大部分的文圖都獨具韻味。就以1914年出生、1941年從波蘭來上海的約尼·費茵為例,她是一位出色的詩人和藝術(shù)家,離開上海后,她去往墨西哥,在那里出版的詩集里包含了幾首在上海寫的詩,并獲得了墨西哥壁畫大師迭戈·里維拉的贊助辦畫展。從本書收錄的她的一首詩來看,約尼·費茵有著真才實學,詩中寫道:“上海偉大,目無法紀,野性十足,/充滿了尸體、風和老鼠,/充滿喧嘩,沉重地落下,/充滿淚水——白得像米飯。/一百個民族被扔在一起/在潮濕的土地上腐爛,/貪婪和金錢混雜在一起,/被雨水一掃而完。”

這詩句多么富有個性,它頗出人意外地提醒讀者,這些發(fā)聲的猶太人不會迎合任何人對避難者的想象,他們對上海的“感激”不是那么簡單的,而是混雜了他們特有的看待命運的方式。其他一些人,比如安妮·F.維廷,是一個艱苦工作、養(yǎng)家糊口、又能為一點點小事喜悅的女人,而耶霍舒亞·拉波波特不喜歡上海,理由是,他發(fā)現(xiàn)那些并非難民的猶太人中盛行庸俗的物質(zhì)主義,而他本人的文學創(chuàng)作得不到欣賞者。

那些發(fā)牢騷的文字往往特別好看,固執(zhí)的詼諧中透露出上海當時的一些風情。書中的另一個亮點是照片和漫畫,尤其是奧地利猶太難民許福的幾幅畫,堪稱“觸及靈魂之作”。

No.3《知識機器: 非理性如何造就近現(xiàn)代科學》

(美)邁克爾·斯特雷文斯/著 任燁/譯中信出版集團 2022年7月

這是一次相當不容易的寫作,作者斯特雷文斯傾盡全力,想把科學家究竟如何工作,科學進步究竟是一個怎樣的過程等等問題,結(jié)合已有的科學哲學、科學社會學、科學史方面的重重話語說清楚。他從討論兩個重要的科學哲學家——卡爾·波普爾和托馬斯·庫恩的理論開始,捍衛(wèi)科學探究的地位,反對那些懷疑科學發(fā)現(xiàn)和科學真理有充分的事實根據(jù)的主張;他講述了巴斯德細菌學理論如何獲得了成功,講述了愛因斯坦相對論的被接受,對這些科學史上的往事的細細追述,對其中人為因素的分析,讀來都很有收獲。

“知識機器”,這個乍看起來平常的短語,在本書中是對現(xiàn)代科學的一個嚴厲的定性,就像現(xiàn)代資本主義是一臺生產(chǎn)財富的機器一樣,現(xiàn)代科學在生產(chǎn)知識,不斷地生產(chǎn),無法控制,以至于擁有毀滅人類的力量。但作者沒能進一步深化這個問題,他恐怕也在此感到了完全的無奈。

No.2《硯史: 清初社會的工匠與士人》

(美)高彥頤/著 詹鎮(zhèn)鵬/譯商務(wù)印書館2022年5月

在鋼筆發(fā)明之前,東亞的每個學子、文人或畫家都要在書桌前用墨蘸水,摩擦一塊名叫“硯臺”的石頭,磨出新鮮的墨水。這個過程,就像如今我們給手機充電一樣,是一種本能。文人墨客們?nèi)諒鸵蝗盏厝绱瞬僮鳎瑢λ麄兪褂玫墓ぞ弋a(chǎn)生了深厚的感情。于是硯臺超越了書寫工具的性質(zhì)本身,成為一種可收藏的藝術(shù)品:父親送硯臺給即將上學的兒子,朋友互饋硯臺,乃至國家間的外交也會贈送硯臺作為禮品。

17—18世紀之交的制硯女工顧二娘,在高彥頤的書中得到了濃重的刻畫。她有著非凡的技能,在一個男性主導的領(lǐng)域中出類拔萃,在高專長的性別研究里,顧二娘是一個很好也很典型的研究對象,她憑著技藝獲得了比別的女性更多的性別自由:她可以面對面地接待男性客戶,討論委托項目。

當硯臺不再作為一個功能性的商品時,所有的制硯匠都必須朝著顧二娘的方向努力,把自己變成有創(chuàng)造力的藝術(shù)家,能夠在作品上刻下名字的人。通過這本書,我們可以從一個偏僻的角度重估工業(yè)發(fā)展或進步所引起的沉重代價:工匠們對環(huán)境負責,以其眼其手其心來經(jīng)營一份可持續(xù)的生計,對他們來說,工作的意義是明顯而自然的,制作一件獨一無二的物品,這一使命促使人追求完美,成為更完善、更有人性的人。

No.1

《永恒回歸的神話》

(美)米爾恰·伊利亞德/著 晏可佳/譯上海書店出版社2022年3月

那些祭天拜地的古人難道不是無知者,難道他們的頭腦中,還有什么東西可供“科學昌明”時代的人們所汲?。恳晾麃喌抡f,古人都是追求“實在”的,他們重復進行那些儀式,是為了一次次回到起點:蓋一座房子,起一座高臺,都要以儀式來重復神創(chuàng)造天地的時刻;遇到天災人禍,人們執(zhí)行儀式不僅是為了祈求災禍盡早過去,而且還要在精神上重溫那些儲存在集體記憶中的東西——遠古時代的大洪水、大饑荒、大瘟疫。

心智被符號包圍、注意力被熱鬧空洞的畫面、文字和聲音所霸占的現(xiàn)代人,特別需要了解什么叫“實在”。特別是在這個以束縛、隔離、鼓勵怯懦保守成風的年代,我們可以伊利亞德的書開始,重建與事物的真正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