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蘑菇地理

魏水華2024-06-14 08:22

魏水華/文 蘑菇,在漢語里有兩種釋意。

狹義的蘑菇,指生物學概念上的雙孢菇,中國人又把它稱為“白蘑”“口蘑”。作為草原文明與農耕文明之間的大宗貿易品,很早以前,蘑菇就被打上了“張家口”這樣的地域標簽。?

廣義的蘑菇,是中國人對所有食用真菌的統(tǒng)稱。無論是東北的榛蘑、華北的平菇、江浙的香菇、嶺南的草菇、滇黔的雞樅、西域的羊肚菌……它們都能用蘑菇,這個萬能的名詞來概括。

作為一種食材,蘑菇清晰地指出了中華文明的來處,也見證了這個國家開疆拓土、民族融合的大歷史。它是中國人江湖里的儒釋道、詩詞中的風雅頌、餐桌上的家春秋。

No:1?壹

解構蘑菇的底色,要從“菇”的由來說起。

在農耕文明眼里,大型真菌是一種籠罩著神秘面紗的食材。它不像瓜果糧食,依靠種子繁衍;也不像蔬菜草木,依靠陽光生長。

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人們沒辦法種植真菌,也不清楚它們的繁殖生長條件。只有在野外采集中,才能偶爾獲得這種飽含氨基酸的鮮美。

浪漫的中國人認為真菌無根無蒂、無體無形,是采納天地靈氣和日月精華而生。順理成章地,真菌也登上了中國菜里最上品食材的殿堂?!秴问洗呵铩防镉涊d:“味之美者,越駱之菌”。先秦時代長江以南的百越之地農業(yè)開發(fā)程度很低,從那里獲取野生真菌,并被千里迢迢送往中原諸侯的餐桌上,可見中國人對真菌的珍視。

這種珍視,也反映在漢字造字中——為了準確描述各類真菌的特點,中國人發(fā)明了很多專用字,比如柔軟片狀的耳類稱為“?”、長在硬木上的稱為“蕈”、長在田里的稱為“菌”、帶有香味的稱為“芝”。

到今天,“?”和“蕈”依然在山西的晉語和江浙的吳語里有廣泛的應用;“菌“在西學東漸之后,被擴展成了一大類生物的統(tǒng)稱,包括霉菌、細菌、黏菌等等,但中國人依然為它的本意保留了一個專屬的讀音:jùn(?。弧爸ァ背蔀橐粋€形容詞,廣泛地比喻各種美好的事物:女子貌美叫“芝顏”,品行高潔叫“芝桂”,氣度軒昂叫“芝宇”,行從鑾駕華麗叫“芝蓋”,而從西域傳入的有奇特香味的植物,則被命名為“芝麻”。

以小見大、會意類比的漢字,反映了中國飲食的博大精深和食用真菌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

“菇”,是它們中最特殊的一個。

漢以前,中國人的主食除了小麥、稻米、黃米、粟米等之外,還有一種名叫“菰米”的水生糧食。

這種植物容易被菰黑粉菌寄生,不再抽穗開花結籽,所以產量一直不能提升。但中國人發(fā)現(xiàn),得病的菰莖會長得肥大而細嫩。人們把它稱為“茭郁”,也就是后來的茭白。

《爾雅》記載:“邃蔬似土菌生菰草中。今江東啖之甜滑?!薄稜栄拧烦蓵谇貪h間,可見當時除了用菰籽作為糧食外,已用茭白為菜。

因為茭白的質地顏色與許多真菌類似,漢代開始,中國人開始用“菰”指代一部分真菌,并還創(chuàng)造了與之同音、形似的“菇”字。在《玉篇》、《唐韻》等古籍中,多次出現(xiàn)了菰、菇混用的情況。在茭白種植面積廣泛的長江中下游,“菇”字的使用尤為普遍。在隋代描述溫州永嘉風物的《山蔬譜》中,已經(jīng)有了“香菌,百姓俗稱香菇,有冬春二種,冬菇尤佳”的句子。

而“菇”真正戰(zhàn)勝?、蕈、菌、芝,成為食用真菌的統(tǒng)稱,則來自長城以北的另一段傳奇。

No:2?貳

公元前234年,北方草原上的攣鞮部落,降生了一個男嬰。

三十年后,長大的男孩帶著他的部眾們,滅東胡、逐月氏、吞樓煩,甚至南下奪取了肥沃的河套平原,逼迫剛剛從秦末戰(zhàn)爭泥潭中走出來的漢朝和親,最終建立了草原上第一個統(tǒng)一帝國:強大的匈奴。

漢代的史書里,把他稱為“冒頓單于”。

雖然古匈奴語已經(jīng)散佚湮滅,“冒頓”具體的意思無從知曉,但這位橫掃六合的草原君主,確實對后世的游牧文明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到今天,他名字的詞根(mo),在阿爾泰語系的突厥語族、蒙古語族里,依然有“耳熟能詳、人盡皆知”的意思。

比如,在蒙古語里,人們把草原上隨處可見,牧民都喜歡吃的真菌稱為(moog)。

南宋末年,蒙元入主中原,雖然很多漢學家為南宋的覆滅扼腕嘆息,但從更大的歷史脈絡來看,它只是這個國家游牧文明和農耕文明無數(shù)次此消彼長、文化融合的片段。大量蒙文化、蒙語被帶進了內地,交織、嬗變,最終成了中華文明的一部分。

或許是為了尊重南宋故地江浙地區(qū)的文化傳統(tǒng),又或許是為了翻譯得信達雅,蒙語中的moog,被關聯(lián)到了漢語的“菇”字。還為它專門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的漢字“蘑”。

融合了游牧語言和農耕文字的“蘑菇”,從此成為了中國人眼中所有食用真菌的統(tǒng)稱,它折射了中國二元文明的基本面,也證明了中國人的包容、聰慧和與時俱進。

巧合的是,這次文化大合流,與另一件農業(yè)史上的大事發(fā)生時間線上的重疊——真菌栽培技術的成熟。

事實上,早在初唐時期,就已有南方人“以霉月斷樹,置深林中,密斫之,蒸成菌”的記載。但季節(jié)的限定和雜菌的寄生,限制了人工栽培的進一步發(fā)展。

南宋年間,麗水慶元縣農民吳煜,根據(jù)前朝砍樹出菇的經(jīng)驗,總結了原木砍花法——以刀痕深淺、大小、位置、方向的不同,控制真菌生長的密度數(shù)量,輔以合乎科學的人工管理和加工工序,種出了世界上第一批人工培植的食用真菌。

在西方還在通過馴養(yǎng)豬狗,依靠動物嗅覺尋找野生食用真菌的時候,中國人已經(jīng)完成了蘑菇的批量生產,比法國人發(fā)現(xiàn)真菌孢子并應用于農業(yè)足足早了400年。

無疑,這是超越時代的技術進步。更讓人驚嘆的是,浙南山區(qū)百姓種植香菇,至今依然在沿用當時的技術。

來自蒙語的“蘑菇”,作為通用名詞的大范圍流行,與宋元交替時代中國食用菌產量爆發(fā),有著很深的關系。

No:3?叁

元以后,隨著改土歸流的持續(xù)推進、滿清的入關、對準噶爾戰(zhàn)爭的勝利等一系列大事件,包括東北、西北、西南在內的大片土地被納入中華版圖,越來越多的“蘑菇”走上了中國人的餐桌。

與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依靠栽培獲得蘑菇不同,農業(yè)基礎相對落后的邊遠地區(qū),會更傾向于采集各種野生蘑菇。在開疆拓土之后的融合過程中,邊遠地區(qū)的各類野生蘑菇,源源不斷地作為商品輸送到內地,豐富了士子百姓的餐桌,也加強了邊疆與內地的經(jīng)濟聯(lián)系。

在清初的《閑情偶記》中,出現(xiàn)了蘑菇羹、蘑菇面、蘑菇湯;而稍晚的《隨園食單》里,蕈、菇兩字出現(xiàn)的頻率更是多達53次。作為中餐重要的食材,各種各樣的蘑菇在清中葉時,已經(jīng)廣泛應用于各種湯菜、炒菜、煨菜和點心的制作中。

雖然有誤食中毒的風險,但野生菌繁多的種類,提供了多元且復合的滋味,這是人工栽培的蘑菇無法替代的鮮美。即便到了今天,全世界有食用價值的500多種蘑菇里,真正能被人工栽培的,依然不超過50種。

中國的蘑菇文化,不僅僅根植于本土,它還對我們的鄰國——日本,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公元1664年,宋人發(fā)明的原木砍花法傳到日本,在九州島東北部,當?shù)厝送ㄟ^原木培植,收獲了17公斤干香菇。這是日本最早關于人工栽培食用真菌的記載。對于當時還處在禁肉令時代的日本人來說,食用真菌不是偶爾品嘗的鮮美,而是人們重要的蛋白質來源。

從此以后,日本在蘑菇的人工培植上漸行漸遠,走出了一條與中國完全不同的道路。

1892年,植物學家田中長嶺出版《參河香蕈培養(yǎng)圖解》,首次闡明了香菇孢子繁殖的原理;1898年,興農園開始出售香菇菌種,這是東亞地區(qū)第一個將真菌孢子商品化的現(xiàn)代化農場;1904年, 三寸種三郎開始“嵌木法”和“菇木汁法”栽培試驗,并于十年后普及“嵌木法”種植,這是南宋之后,東亞地區(qū)人工栽培真菌的最大技術創(chuàng)新。

與此同時,日本還在人工培植蘑菇多樣化方面頗有建樹,包括猴頭菇、金針菇、杏鮑菇在內的,從前并不常見的那些蘑菇,都是由日本率先發(fā)明人工培植技術后,才得以飛入尋常百姓家。

是的,在中國人拼命發(fā)掘野生蘑菇美味的數(shù)百年里,日本已經(jīng)在人工種植上迎頭趕超。1970年,日本干菇年產量達到4000噸,一躍成為全球食用菌第一大國。

而當時的中國,蘑菇栽培業(yè)不僅落后,而且品種單一。從宋朝的蘇軾、高似孫,一直到現(xiàn)當代的王世襄、汪曾祺,中國文人們都以野生蘑菇為尊,對人工栽培的品種,既看不上眼,也不屑于吃。這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整個社會對蘑菇栽培業(yè)的態(tài)度。

1966年,浙江省給麗水市布置任務,搜集毛主席想吃的新鮮香菇,龍泉泗源鄉(xiāng)發(fā)動民兵上山尋找,100 多人一天才找到20朵鮮香菇;1979年,亞洲羽毛球賽舉行,日本運動員要求以香菇為必備食品,作為全國香菇主產地的麗水慶元,傾全縣之力也只能提供10公斤。

數(shù)百年積貧積弱,由此可見一斑。

但耐人尋味的是,隨著改革開放,市場經(jīng)濟的大門被打開,中國蘑菇,綻放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從1978年全國產量不足10萬噸,僅占全球總產的5.7%,到2013年已增長到3170萬噸,占全球70%。其中,干香菇更成為第一種不經(jīng)政府政策協(xié)調,完全拋棄統(tǒng)購統(tǒng)銷,融入市場經(jīng)濟的農產品。

只用了三十多年時間,中國蘑菇全面超越日本,重新登上全球食用菌產量第一大國的寶座。

一朵小小菌傘里的千年跌宕與蝶變,折射了中國餐桌對蘑菇始終如一的青睞,又或許隱喻了這個國家愈挫愈勇、風吹又生的民族品質,與我們重塑唐宋、再造盛世的信念。

|?黑龍江:滑炒元蘑?|

元蘑又叫“側耳”,是東北興安嶺深處所產的片狀蘑菇,兼有菇的鮮美和耳的爽滑。

東北名菜“小雞燉蘑菇”,不少黑龍江人用的就是元蘑。相比于榛蘑、口蘑,元蘑燉的雞肉更嫩滑、富含更多膠質,可以說各有擅場。

但元蘑最地道的吃法應該是滑炒。搭配快刀抹的雞脯肉薄片,用蛋清、淀粉抓勻上漿,再與元蘑片一起在旺火熱油里熗熟。元蘑爽滑、雞脯肉嫩滑,二者相得益彰,這是東三省少見的清淡優(yōu)美、銳利明快的滋味。

吃滑炒元蘑最好搭配一壺土氣逼人的玉米燒酒,窗外能看見大興安嶺的莽莽森林。這才是原汁原味的東北味道。

|?吉林:紅蘑土豆?|

紅蘑在吉林又被稱為“松樹傘”,是產在長白山松樹林地中的暗紅色小型蘑菇。與元蘑相似,它也是小雞燉蘑菇的重要選擇之一。不少吉林人都覺得,所有不用松樹傘的小雞燉蘑菇,都是“邪教”,由此可見紅蘑滋味之“正”。

最具吉林本地風味的做法是紅蘑土豆片。作為新大陸傳入的植物,土豆早在明末期就已傳入東北,在冬季漫長苦寒的長白山區(qū),環(huán)境適應性超強的土豆一舉改變了當?shù)氐霓r耕環(huán)境,填飽了無數(shù)闖關東的百姓的肚子。

紅蘑鮮美的風味,則是土豆最好的搭配和獎賞。紅蘑土豆片要用春夏之際收獲的紅蘑曬干,濃縮凝固季節(jié)限定的風味。儲藏到秋天土豆收獲的時候,再泡發(fā)來炒。配菜不宜多,胡蘿卜、尖椒、蒜瓣,簡簡單單清炒后,下水略燉,紅蘑的滋味,就會滲入每一片土豆之中。

|?遼寧:榛蘑燉雞?|

榛蘑在生物學里被稱為“蜜環(huán)菌”,顧名思義,就是兼有堅果的香氣和微甜的滋味。這種在東北菜里最常被用于燉雞的蘑菇絕非偶然,它的味道與肉類有天然的契合。當江浙人燉雞需要加紅棗、醬油、糖、味精的時候,遼寧人丟進雞湯鍋里的幾枚榛蘑,就能覆蓋所有的調味料。

這是東北人外粗內細的生動詮釋。

榛蘑燉雞的配菜和調味料豐簡由人,土豆寬粉、蔥姜、桂皮香葉,全看心情。最重要的一點是燉煮的時間一定要夠久,否則榛蘑的鮮甜就不能徹底析出,并與雞肉的鮮美融為一體。最好燉到油水分離,淺黃色的雞湯上已經(jīng)漂出一層油花,雞肉吸收了蘑菇的山野清氣,蘑菇飽飲了雞湯的濃香厚味。二者相遇,天造地設的美味。

|?內蒙古:小黃蘑炒肉?|

因為“蘑”來自蒙古語,這個字還影響了內蒙周圍的東三省和大北京地區(qū),出產于此的大部分食用真菌都有個“蘑”為結尾的名字。

內蒙古最耳熟能詳?shù)奶禺a當然是草原上的口蘑,但事實上,產自大興安嶺西南山麓阿爾山的小黃蘑,才是被內蒙人交口稱頌的至鮮之物。

這種產自松林里的小巧蘑菇,帶有天然的黃色素,每年夏秋之交,就會大量生長。鮮黃蘑最適宜炒肉片,旺火快炒,飛速出鍋,保留原汁,香嫩爽滑。但因為賞味期限短,牧民山民常常將它曬儲存;干黃蘑的味道更加濃縮,適宜燉煮菌湯,加在雞湯里,鮮上加鮮,能得到更豐沛的滋味。

|?新疆:爆炒巴楚菇?|

巴楚菇的本名叫胡楊菇,因為生長在新疆葉爾羌河流域的巴楚縣而得名。每年春夏之交的降雨后,伊犁河水泛濫,在當?shù)氐暮鷹盍謪^(qū),巴楚菇就會從潮濕的樹葉中破土而出。

這種傘蓋像木耳、傘柄像羊肚菌的蘑菇,肉質非常緊實,當?shù)厝顺3S醚蛉忸惐人淖涛丁?/strong>

巴楚菇最簡單的方法是爆炒,按照新疆人喜愛的香辣口味,搭配小米椒、肉絲、洋蔥絲一起炒,有天然的煙熏味,極鮮。

|?西藏:工布松茸湯?|

被譽為菌中之王的松茸,對生長環(huán)境有著近乎苛刻的挑剔,至今仍然無法人工培植。原生態(tài)森林、零污染土壤、充沛雨量、強烈光源四大要素,缺一不可。

中國中西部的松茸產地很多,但要論最得天獨厚的,無疑是西藏林芝。雖然地處雪域高原,但林芝地區(qū)卻因為雅魯藏布江的沖刷和青藏高原隆起過程中的褶皺,成為海拔不高的谷地。濕潤的環(huán)境和充足的日照,讓這里草木葳蕤,是藏區(qū)的“江南”。

因此,林芝的松茸也被很多人譽為全世界最優(yōu)質的松茸,尤以巴松措所在的工布江達縣所產著名。

工布松茸的味道非常好,有特別的濃香,口感如鮑魚,生吃極其潤滑爽口。但最西藏的方法是用竹刀把松茸切成薄片,與草雞同燉。藏區(qū)海拔高,要徹底燉熟需要更長的烹飪時間,無形中完成了西餐中“低溫慢煮”的工序,讓松茸和雞肉更加水乳交融。

|?四川:杏鮑菇辣醬?|

其實杏鮑菇引入中國的時間很短,2010年前后才在四川培植成功。但四川盆地氤氳潮濕的空氣條件,讓杏鮑菇有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到今天,四川已經(jīng)成為國內杏鮑菇產量最高的省份之一。

杏鮑菇肉質肥厚,質地脆嫩,雖然沒有松茸那樣的奇鮮,但特別容易吸味。恰好,川菜又是四大菜系里最擅長調味的,由此衍生出的水煮杏鮑菇、麻婆杏鮑菇、宮保杏鮑菇、回鍋杏鮑菇、紅油菇丁,都是地地道道的川味——可以說,沒有肉的時候,幾棵杏鮑菇,足以撐起半桌川菜。

但杏鮑菇最川式的做法是加入辣醬中,香辣的豆瓣、入味的杏鮑菇、張揚的小米辣、濃香的菜籽油,共同構成了川式菌菇醬的迷人風味。

|?河北:口蘑打鹵面?|

雖然口蘑不是張家口產的,但張家口為代表的河北中北部、大北京地區(qū)飲食中,卻絕對不能缺了口蘑。比如在人人愛吃的打鹵面里,口蘑的重要性,超過了其他一切輔料。

打鹵面的鹵子講究葷素搭配,五花肉煸出油、木耳撕小塊、青蒜切碎、蛋液打勻,一起翻炒后加水吊出濃湯,但最最關鍵的是丟入一些口蘑。它的作用相當于天然味精,能讓鹵子更濃、更鮮美。最后拌入白水面條充分攪拌,就可以大快朵頤了。

對張家口人而言,口蘑并不單純指野生白蘑菇,事實上,作為草原貿易品集散地,來自蒙古草原的青腿蘑、馬蓮桿、杏香,都是口蘑家族的成員。所以判斷一碗打鹵面夠不夠檔次,口蘑種類的豐富與否,是重要的標準。

|?河南:香菇餃子?|

香菇古代是浙江中部山區(qū)的特產,但今天,國內最大的香菇產地卻是在河南西峽縣。作為秦嶺余脈八百里伏牛山的腹地,這里是暖溫帶與北亞熱帶分界線,氣候溫和,特別適宜食用菌生長。

1994年,國家提出“南菇北移”戰(zhàn)略,緩解南方真菌培植資源枯竭的問題。西峽由此成為共和國最重要的香菇產地。

大量香菇的出產,除了做成香菇干四處行銷和出口之外,河南人還發(fā)明了新吃法——香菇豬肉餃子。

這種耳熟能詳?shù)氖澄?,其實歷史并不長。香菇作為典型的南方食物,餃子作為典型的北方食物,交集的空間不大。早三十年前,它的名聲遠不如白菜豬肉餃、三鮮餃、海腸韭菜餃。但“南菇北移”后,香菇來到了速凍水餃產量占全國70%以上的河南。也許是為了合理高效利用本地特產,香菇自然而然被包進餃子里。它為豬肉解膩去腥,提鮮增味的效果很快被人認同,短短幾十年后,香菇豬肉,儼然已經(jīng)成為能與白菜豬肉分庭抗禮的經(jīng)典餃子口味。

|?山東:軟炸鮮蘑?|

魯菜是各大菜系中最講究火候的,簡單的油炸,就分出清炸、干炸、軟炸、酥炸種種不同的方法來。?

清炸是不裹面衣直接下鍋炸;干炸是拍干粉后入油鍋炸到脫水;軟炸是打發(fā)面糊再裹面衣,炸制后面糊里的空氣膨脹,松軟可口;酥炸則是在干炸的基礎上重新下鍋復炸,獲得更酥脆掉渣的口感。

對很多南方人來說,平菇是一種幾乎沒有味道的真菌,只是火鍋店菌菇拼盤里湊數(shù)的東西,但聰明的魯菜廚師拿它做軟炸鮮蘑和干炸鮮蘑,前者能吃出彈牙,后者能嘗到松化。山東和深受魯菜影響的東北館子里,都常常拿它作為招牌菜、必點菜出售,這是人人都愛吃的欲罷不能的口味。

|?江蘇:蕈油面?|

蕈油面是蘇式湯面里的一種素面,最早流傳于常熟地區(qū)的寺廟食譜。江南地區(qū)寺廟多種松樹,雨后的老松上常常長出一些真菌,被人們稱為“松樹蕈”,滋味鮮美,但保鮮期很短。

寺廟里的僧人惜物,采來的松樹蕈吃不完舍不得丟棄,就用燒熱的菜籽油把松樹蕈熬透,可以在陰涼的地方保存一個月以上。

吃的時候就簡單了,一箸細面,半碗高湯,連油帶蕈澆上去,菜油、醬油、鹽、糖包裹著蕈中的精氣,既有烈火油烹般的熱烈,又有一種親近自然的妥帖。如果說大油、重色是富庶江南的一種格調,那么素食素面,是人的一種與世無爭。

|?福建:花菇佛跳墻?|

佛跳墻被譽為閩菜之魁??雌饋砀鞣N食物的大亂燉,但滋味卻出人意料的和諧統(tǒng)一。?

打開造型精致的盅蓋,琥珀色的的湯液清澈透明、掛碗不粘。一勺湯入口,一場海陸的盛會就在口中綻放。動物脂肪的甜首當其沖,隨后海產的鮮如浪潮席卷而來。鮑魚的彈牙、魚翅的Q脆、鴿蛋的香濃……調和這一切的,就是花菇的味道。

花菇其實就是香菇,人工栽培的香菇在南方濕潤的冬天長得最快,肉質厚,黑色的頂面會爆開白色的花紋,因此得名。曬干的花菇在水發(fā)慢燉之下容易吸味,也會釋放極有包容性的鮮美。它將佛跳墻里的各色山海珍味聯(lián)為一體,怪不得能引得禪心亂動,跳墻來食。

|?江西:茶樹菇煸臘肉?|

茶樹菇,顧名思義,是生長在油茶樹枯干上的蘑菇。在油茶生長廣泛的浙江南部、江西、福建都有產出。其中,尤以江西廣昌縣和福建古田縣出產的質量最佳。

茶樹菇和大部分蘑菇都不同,它肉質單薄,并不肥美。但卻具有蘑菇很少見的韌嘴耐嚼的質地,是很好的下酒菜。尤其是干煸之后,還能獲得爽脆的口感。

恰好,江西的臘肉產量也大,且滋味獨特。二者結合,把臘肉切成連肥帶瘦的小丁,干鍋煸出油脂,再用臘肉油煸炒小米辣椒和茶樹菇。煙熏味、菇鮮味、辣椒的刺激味,混合在一起,這是南方潮濕的日子里,拿來配燒酒,是莫大的享受。

|?廣東:咖喱草菇?|

草菇起源于廣東韶關的南華寺中,清前期就已有人工栽培的文獻記載。這種菌柄被包裹在菌傘中的外形奇特的蘑菇,是嶺南地區(qū)最常見的食用真菌。除了炒菜、煲湯、焗烤之外,廣東人甚至還拿它參與醬油的制作過程。“草菇老抽”,讓豆類發(fā)酵的鮮味和草菇的鮮味、焦糖的甜味融為一體,鮮上加鮮,是幾乎所有廣東人都喜愛的調味料。

民國時期,下南洋廣東華僑把草菇帶到東南亞,繼而傳播全球,讓它成為世界上第三大食用菌。有意思的是,下南洋的過程中,廣東華僑還帶回了另一些海外的東西,比如咖喱。?

這種味道濃烈的醬汁,具有很好的包容性,各種蔬菜、肉類都能與之搭配而不突兀。鮮美而略顯單薄的草菇,也許就是咖喱的絕配。咖喱粉、水淀勾芡,把整朵的草菇煮熟,最后加入多多的椰汁、多多的淡奶、多多的黃油。味道洶涌,卻保存了草菇本來的鮮美。這是廣東人即傳統(tǒng)、又外向的生動體現(xiàn)。

|?廣西:竹蓀釀肉?|

竹蓀其實在西南的四川、廣西、云南、貴州各省都有出產,尤其是高溫高濕地區(qū),在竹林中的枯死竹根上,很容易長出竹蓀。長長的網(wǎng)狀菌裙是它最具辨識度的特點,也正是依靠菌裙,竹蓀曬干后就變成了多孔、易于吸取湯汁的蜂窩狀結構,煲湯最益。

恰好,廣西南部沿海地區(qū),與越南紅河三角洲、廣東珠江三角洲同屬粵文化圈區(qū)域,都有煲湯的傳統(tǒng)。來自廣西北部十萬大山的竹蓀,源源不斷地被送往南部,成為竹蓀丸子湯、竹蓀花膠湯、竹蓀干貝湯、竹蓀蓮藕湯、竹蓀排骨湯。

但生活在兩廣地區(qū)的客家人,還為竹蓀想出了另一種吃法:釀肉。豬肉混入馬蹄、蔥白,釀進中空的竹蓀里,再煎到兩面金黃。相比于釀苦瓜、釀青椒、釀茄子等傳統(tǒng)客家釀菜,竹蓀釀肉,更彰顯了客家人因地制宜,又不忘傳統(tǒng)的風氣

|?貴州:辣炒牛肝菌?|

雖然云貴高原在蘑菇菌子的出產上類似,但兩個省的味道卻有很大區(qū)別,貴州自古缺鹽,有著以辣、酸等刺激性“大味”代替鹽的傳統(tǒng)。云南人習慣于燜飯、煲湯的牛肝菌,到了貴州,不是用辣椒爆炒,就不算正宗的本地滋味。

牛肝菌改刀成片、小米辣和蔥姜切末,郫縣豆瓣炒出紅油后一股腦丟進鍋大火爆炒。最后再加生抽、白糖、鹽調味,要有煙熏火燎的鑊氣,才能體現(xiàn)貴州人粗獷耿直的脾氣。

相比于豐腴綿軟的牛肝菌湯,爆炒出來的牛肝菌是脆韌的,特別能下酒。

|?云南:涼拌雞樅?|

云南的野生蘑菇是全國最著名、產量最大、種類最多的,原因無它:氣候適宜、生物系統(tǒng)繁多完善。

如果非要拿一種蘑菇代表云南,那么非雞樅莫屬。老饕張大千在自己的蘑菇畫作上題詩:“南詔雞嵏北口蘑,三川平把許同科”,南詔就是云南的古稱,而嵏是樅的通假字。

雞樅是少有的集肉質細膩、香味高雅、鮮味濃烈為一體的真菌。而且因為它的生長離不開白蟻巢,長期以來人工培植非常困難,比之松茸,也毫不遜色。?

云南人吃雞樅的方法很多,紅燒、生煎、油炸、燉湯,閉著眼睛燒都好吃。但最具本地特色的應該是涼拌雞樅:煮到斷生的雞樅,和大蒜末、花生碎、花椒油、芥末油、糖醋鹽、香菜拌在一起,爽脆、清新、滋味豐沛。這是來自彩云之南的,最不容錯過的美好。

-END-

在西方世界,蘑菇也有廣大的市場,是人們日常食譜中的必備元素。但論及吃法,不外乎焗烤、燴濃湯和磨碎了調味。

沒有一個國家,能如中國這樣,把小小蘑菇,演繹成精巧而又恢弘的餐桌譜系。

從生物學上來看,不從事光合作用的真菌,是食物鏈最頂端的生物;但擅長化整為零的特性,又能把它歸到食物鏈的最底端。《莊子》云:“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這既是中國人對時間流逝的思考,也歸納了蘑菇中所包含的,物極必反、九九歸一的中國哲學。


圖片來源:除標注圖片外,其余圖片均來自作者供圖

版權與免責:以上作品(包括文、圖、音視頻)版權歸發(fā)布者【魏水華】所有。本App為發(fā)布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服務,不代表經(jīng)觀的觀點和構成投資等建議
  • 地址:北京理工大學國防科技園2號樓4層
  • 郵編:100081 電話:4001560066 傳真:86-10-88510872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0910566
  • 舉報郵箱:jubao@eeo.com.cn
  • Copyright @ 經(jīng)濟觀察網(wǎng) 2001-2024
  • 京ICP備18019893號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8547號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 (京)字第12950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 B2-20214402
  • 京網(wǎng)文[2024]1990-0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