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琴路弦彈天歌

吳重生2023-09-19 09:08

李濤/ 攝影

吳重生/文

地窩子是一種在沙漠化地區(qū)較簡陋的居住方式。其挖制方式比較簡單:在地面以下挖約一深坑,形狀四方,四周用土坯或磚瓦壘起約半米的矮墻,頂上放幾根椽子,再搭上樹枝編成的筏子,再用草葉、泥巴蓋頂。地窩子常采用掉落的胡楊樹枝搭建屋頂,再在木頭頂部敷泥巴,進口處立上胡楊木,可以擋泥沙進屋。地窩子是20世紀20、30年代新疆第一代墾荒人的日常居所,沿用至50、60年代。

一提到新疆精神,人們往往會第一時間想到胡楊。胡楊能在零上40度或零下40度依然挺拔,不懼怕鹽堿地、不畏鋪天蓋地的風沙,被譽為“千年不死、死而不倒、倒而不朽”的神樹,是新疆人美的符號、力的象征和精神的圖騰。人本是自然的一分子。地窩子是映射紅色歷史,反映當年新疆建設(shè)者們抗得過嚴寒,耐得住寂寞,守得住邊疆的精神寫照。

最早聽說“地窩子”這個名詞是在新疆阿拉爾359旅屯墾紀念館。新疆地窩子是一代兵團人的難忘記憶,“天當被子地當床”的地窩子見證了新疆生產(chǎn)建設(shè)兵團屯墾戍邊的歷史。地窩子,顧名思義是建在地里的窩子。這個“窩”字很形象,鳥窩、獾窩都是窩,人雖然貴為萬物之靈,但也離不開窩。因為總要有一個睡覺休息的地方,倘若不用睡覺,人就成了神仙。通常情況下,人類建造的窩比較高級,稱之為“屋”或者“樓房”。然而,在風沙肆虐的戈壁荒漠,要建樓房談何容易!于是“地窩子”便應(yīng)運而生了。

新疆的地窩子,使我想起延安的窯洞。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窯洞這種陜西特有的傳承四千多年的穴居方式將逐漸消失,失去居住屬性,而成為獨特的旅游景點以及居住群落遺址供游人參觀。而新疆的地窩子,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人居住了。以阿克蘇地區(qū)為例,以前一年當中風沙天氣有100多天,現(xiàn)在僅有30天左右??梢娫邳h的治疆方略的指引下,新疆的生活環(huán)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人民群眾的居住條件有了徹底的改觀。“地窩子”已經(jīng)成為一個歷史專屬名詞了,它是紅色記憶的一部分,是“戰(zhàn)天斗地”精神的生動寫照。

我雖沒有地窩子的生活經(jīng)歷,但因為工作調(diào)動的原因在多個城市之間多次遷徙,深刻體會到“住”的重要性。只有安居,才能樂業(yè)。地窩子就地取材,建筑之簡陋,實因當時的物質(zhì)和地理條件之所限,但當年新疆的建設(shè)者們卻是以苦為樂,或者說是苦中作樂,他們總結(jié)出住地窩子的若干條好處,譬如說“冬暖夏涼”“不怕風吹”等等?!暗馗C子”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把人類與自然相互依存的關(guān)系,詮釋得妥妥貼貼。自然是人類之母,真正把人類“裝”進了自己的“懷抱”。

我們的一些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應(yīng)該得到傳承和弘揚。文學藝術(shù)工作者應(yīng)把更多的目光和筆觸留給像“地窩子”這類有著鮮明歷史印記的素材,多創(chuàng)作能鼓舞人、激勵人的文藝作品。長期以來,藝術(shù)家創(chuàng)作素材單一、立意雷同的現(xiàn)象比較普遍,其實要想突破并不難,可以從紅色歷史中去尋找素材。

我想,所謂藝術(shù)家的使命,就在于喚醒人們的記憶,提振受眾的精神,引領(lǐng)大家的進步。讓我們在喚醒、提振和引領(lǐng)的過程中感受了藝術(shù)的熏陶、情感的共鳴、精神的激勵。從物理層面來說,沒有什么建筑比“地窩子”更接地氣的了;從精神層面來說,我們的新時代呼喚更多像“地窩子”一樣的文藝作品。

天幕地臺何為戲?地琴路弦彈天歌。地窩子是一本書,我從中讀出了堅韌不拔;地窩子是一幅畫,我從中讀出了畫外之音;地窩子是一種象征,我從中讀出了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地窩子是一方圣地,每一個置身其中的人都會受到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的洗禮。

從建筑外觀來說,就是普通的民居,都比地窩子要美,更不要說那些華美的殿堂了。然而,地窩子在本質(zhì)上是美的,這是一種深入骨髓的精神之美。金子和泉水一樣,要掘地,方得可見。藝術(shù)家的使命,就是要在尋常之中找到不尋常,找到茫茫沙漠中的一汪清水、戈壁灘上的一枝紅柳、暗夜里的一道燭光。

地窩子是人造的,它在本質(zhì)上是胡楊精神的一種物化。建造地窩子的椽子,大都是當?shù)亓曇詾槌5目莸沽说暮鷹?。胡楊枯倒了還在為人類服務(wù)??吹竭@樣的椽子,相信每一個人都會受到思想的陶冶,精神的感染。地窩子曾經(jīng)的居住者已然離開,他們或已老去,或已移居他鄉(xiāng),但地窩子依然保留著他們的體溫。他們的精神就像胡楊樹一樣屹立在沙漠之上,啟迪著后來者。


2023年9月17日寫于北京


(作者系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攝影出版社編審、總編輯,北京市寫作學會副會長。)

-----------------------------------------------------------

附錄:油畫《地窩子》 創(chuàng)作年代2019年,作者 青妍君

(解說:油畫《地窩子》畫面構(gòu)圖簡潔、清爽,楊樹干和樹枝和樹葉都用簡筆勾勒,像中國畫的大寫意,一點都不拖泥帶水。一排茂盛的楊樹說明此地生態(tài)環(huán)境已得到根本性的改善,而地窩子口子上裸露的胡楊椽子,是一種精神的象征。青年楊樹和胡楊椽子,分別代表新和舊,這當中有歲月的更替,有生命的昭示,有精神的傳承。樸素的畫面中洋溢著一種和諧、一種溫暖。和諧的是人與自然,溫暖的是前人與后人。畫家只畫了地窩子露出地面的極少部分,反而濃墨重彩地表現(xiàn)青年胡楊??雌饋砬嗄旰鷹畛闪水嬅娴闹鹘?,實際上主角仍是地窩子。青年胡楊和地窩子之間有著隱秘的關(guān)聯(lián)。)  

版權(quán)與免責:以上作品(包括文、圖、音視頻)版權(quán)歸發(fā)布者【吳重生】所有。本App為發(fā)布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服務(wù),不代表經(jīng)觀的觀點和構(gòu)成投資等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