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的中國韻味(下)

劉剛2023-01-16 21:10

劉剛/文

化胡:起個文明的話頭

“老子化胡”一說,其于古史,雖引人遐思,但無跡可求,無信可證,難以確認,所以,木心就認為,老子出關(guān)不是去化胡,亦非去做隱士,而是去自殺。

用“自殺”的眼光來讀《道德經(jīng)》,就把它讀成了絕命書,同時,也把老子讀成了存在主義的先知——自殺是對死亡的超越,是一個人的自由意志的選擇。

木心不但從《道德經(jīng)》里讀出了一種“自殺”傾向,還讀出了一種“抒情”導(dǎo)向,所以,又把它視為情書,從這兩個向度來看老子,真是“傷心人別有懷抱”。木心從老子的情感哲學(xué)里讀到了一種孤獨,那不是一般的孤獨,他引用了其中的兩句,還從中聽到了老子的哭聲: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臺,我獨泊兮其未兆。老子像查拉圖斯特拉一樣,逃離“眾人”——市場與國家的化身,孤獨的飄零。

于是,從哪里來,往何處去?就成了一個特別深刻的問題。未來已來,他要告別舊世界,可新世界在哪里,他還難以確定,但有一點,他可以肯定,雖然“我獨泊兮其未兆”,但他從道來,往自然去,最終達到自己,這個目標(biāo)還是既定而明確的。

其時,自我意識的覺醒,具有了一個普世性的契機,不獨中國老子,天竺佛陀,還有查拉圖斯特拉之于波斯,皆以其自我意識開宗立派,創(chuàng)教救世。而老子出關(guān),指向西方,非以天命,不由神啟,而是聽從“道”的指示,順其“自然”而已。

讓我們想象一下吧。如果那一時期,堪稱人類文明的軸心期,需要一個世界性的地理標(biāo)志,那標(biāo)志,一定就在西域,那是個軸心期的標(biāo)志——自我意識。

我們寧愿相信,在軸心期里曾有過那么一次有關(guān)“人類自我意識”的哲人峰會,老子出關(guān),乃赴會而去,我們從“化胡”說里,似乎能看到這樣的痕跡,故“自殺”一說,可以休矣。何以同一時期的佛陀沒有自殺,查拉圖斯特拉也沒有,而中國的老子就會自殺?這樣的說法忽略了人類思想史上的一個常識:沒有一個大宗師是自殺的。

思想史上,有為自己的思想受難的,沒有為自己的思想自殺的,這跟文學(xué)史不一樣,文學(xué)史里多有自殺的作者,屈原就是其中一位,賈誼抑郁而死,也可說是慢性自殺,但思想史上,尤其中國思想史上,那些思想者們雖然不乏受難的,但無一個自殺的,說幾句狠話,留一番傷心語,不足以構(gòu)成自殺動機,木心用了文學(xué)史的眼光來讀思想史,讀出了一個自殺的老子,這也不是不可以,但從思想史出發(fā),不如“化胡”而去。

“化胡”一說,沒留下什么可信的成果,僅僅留下一個傳說,惟一可以證明的是老子成了一塊世界通用的思想磚頭,西域各宗各派都用它來敲中國的門,不是進入阿拉伯世界的“芝麻開門”,而是通往中國的“老子開門”,孔子雖然在東土封圣,但其國際化程度不如老子,從“西學(xué)中源”的源頭,我們隱約可見老子的身影,不見有孔子。

孔學(xué)興起于西域,起于漢、唐之時,僅以漢人國力,其所及者,至中亞淺嘗而止,故儒教傳播,未能普及于斯。其文化,一如陳垣《元西域華化考》之“元時西域文化狀況》所言,歷來西域文化,“本由祆教而佛教,而景教,而回教”,沒有儒教,漢化深入中亞,自西遼始,“當(dāng)元人未據(jù)西域之先,大石林牙已將漢族文明炫耀于中亞”。

這位“大石林牙”,即耶律大石,因其中進士,入翰林,翰林之于契丹語,又稱“林牙”,故號“大石林牙”,其時,遼被金、宋合擊,遂西行用兵,拓地中亞,而成一“西遼”國,歷經(jīng)五主,歷時約80余年,皆以漢文立年號,儒教因之而行于中亞,以至于東歐人,至今乃稱中國為“契丹”,西域之華化已然普及于中亞,由此亦可見其一斑,耶律楚材有《懷古百韻》詩云:后遼興大石,西域統(tǒng)龜茲。萬里威聲震,百年名教垂。

西域是文明沖突的戰(zhàn)場,還是文化融合的道場。得其道場,則思想共和,信仰共存,如春風(fēng)萬里,齊出玉門,似天山明月,普照四方;失之,則大漠孤煙,長河落日,一片血光,無國不殤。西遼繼印度、猶太、波斯、希臘、阿拉伯之后又添了一道儒教文明的風(fēng)景線,故其在西域成為中國文化的代表,這與耶律大石的“林牙”身份相稱。

大石雖非漢人,但漢化已深,頗有“華心”,唐末陳黯,曾作《華心》一篇,言及大食國人李彥昇,為唐進士出身,其論華夷,而曰“華其心而不以其地”,亦即于認同方面,文化優(yōu)先,地緣、血緣,皆在其次,故陳垣以其為“西域人華化先導(dǎo)”。

其為大唐歸化人,乃由西域入華者,為“人非華而心則華也”的“華心者”,而大石則反之,以契丹人行華化于西域,其本人即為一“華心者”,且遼以大唐傳人自居,若謂“老子化胡”只是傳說的往事,那么“大石化胡”則有史有地可資憑據(jù)。

西遼之于世界歷史與中華文明,實有極大貢獻,卻一直被人忽略,最起碼在中國歷史上,它的歷史地位,應(yīng)該類似于宋朝,大遼之于中國,亦如其祖先鮮卑人,分了個南北朝,遼以長城為界,以宋為南朝,自居北朝,若宋朝可稱北宋、南宋,那么遼也就可以分為東遼、西遼。東遼亡于金、宋,西遼崛起于中亞,中華文明終于深入中亞發(fā)枝散葉了,如果說有宋一代中國對西方的影響,主要是通過海上絲路,以物質(zhì)文明的貿(mào)易方式來實現(xiàn)的,那么西遼的進取,則由陸路進發(fā),以戰(zhàn)爭方式推動中國的精神文明進入中亞。

我們知道,中亞是個戰(zhàn)場,戰(zhàn)爭引導(dǎo)文明進退,與中國有關(guān)的兩場戰(zhàn)爭,一度改變了中亞文明的格局,751年的怛羅斯之戰(zhàn),大唐戰(zhàn)敗,故伊斯蘭進,中國退。200多年后,在中亞,又發(fā)生了另一場戰(zhàn)爭,西遼擊敗塞爾柱帝國,宣告中國回來了。

由此開啟了一個“大石化胡”的時代,我們知道,大唐認祖老子——李耳,除了老子姓李可以認同外,還有“老子化胡”一說,也可用來為大唐通西域。

“大石化胡”,看似追隨那個神化的老子傳說,而其落實處則以孔子儒學(xué),此前,如陳垣所言,“西域人仕中國者多武人”,經(jīng)其詩、書、禮、樂教化后,轉(zhuǎn)以文人。至元時,蒙元用兵于歐亞,先定西域,后取中原,故其不但為元軍定西域,打好了儒治的基礎(chǔ),還以儒教為元軍還定中原,備好了一支已然“華化”的色目人的干部隊伍。

元人得了西遼老底子,使其具有了以“華化”西域人“治華”的文治班底,那些西域“華心者”們躍躍欲試,其欲一睹中華文物之心可謂“沛然莫御”,故其從軍東征,南下,已非周、秦時“赳赳武夫,王之爪牙”,而是如漢、唐書生投筆從戎,故有元一代政治文化,以“華化”西域人——色目人最為精彩,他們在中國擁有了一個時代。

這個時代,在陳垣《元西域人華化考》里表現(xiàn)出來,表現(xiàn)為儒學(xué)掛帥,佛老次之,兼及文學(xué)、美術(shù)、禮俗、女學(xué),其地理范圍,大體以蔥嶺為界,劃分東西,在“總論元文化”中,陳垣綜計全書,計有人物132人,分為嶺東56人,嶺西68人,其他8人,指出這些人都是“見諸載籍,于中國文化有表見者”,可以說,他們是時代的代表。

由此我們確認,在他們背后,當(dāng)有一個更為廣大的色目人背景,所謂“色目”,乃命形者也,其膚白,其目深,白種人是也,其非雅利安人之苗裔乎?元朝完全向他們開放,讓他們雜居漢地,沒有任何限制,故得以遍覽中國文物,深入中國文化。

元開科舉,他們來應(yīng)試,陳垣說他們“讀書應(yīng)試者甚眾”,而且“每試,色目進士少者十余人,多者數(shù)十人”,以此,形成了一個儒教化的西域士人團體。

元人分四等,一等為蒙人,二等為色目人,三等為漢人,元之所謂“漢人”,除了原有的北方漢人,還包括契丹、女真、高麗人,四等為南人,也就是南方漢人,這是按照歸順時序排列的,南人歸順最晚,反抗最烈,所以在制度安排上排在最后。

名分如此,可實際的情形,則不盡然,南人的政治地位雖位于最末,但在文化上,卻成為了典范,蒙元漢化,西域人華化,皆以南人為標(biāo)準,向南人看齊。

應(yīng)當(dāng)說,在這方面,西域人的表現(xiàn)相當(dāng)不錯,不同于中國北方的游牧民族,他們本來就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所以,他們的“華化”較之蒙元“漢化”進展更大,在儒學(xué)、文學(xué)、藝術(shù)上取得的成就,可以直追南人,且以其西域風(fēng),與南人并駕而行。

這樣一個團體,先于傳教士來到了中國,他們不同于傳教士,非以傳教為目的,而是來尋求中國化的,他們來到中國,是來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而非像后來的歐洲人那樣來要求中國西化的,中國文明足夠大,沒有什么容不下,何必要西化?

在文化中國里,形形色色的宗教,五花八門的信仰,都來了,可亨廷頓說的“文明的沖突”呢,來了嗎?沒來。來的是宗教共存,來了信仰共和,既沒有過中世紀的十字軍運動,也沒有過近代以來的宗教戰(zhàn)爭,而中國原有其神仙方術(shù)傳統(tǒng),這一傳統(tǒng),形成了中國道教,凡自異域來中國傳教者,不管它傳什么教,奉何等神,一概將它當(dāng)作神仙方術(shù)來對待,因此,道教成了諸神驛站,作為教祖太上老君的老子,當(dāng)然要“化胡”了。

老子化胡通往尼采

“化胡”說,表現(xiàn)了一個神話與歷史交錯的文化交流的圖景。“老子化胡”趨于神話,神話的影響,不在真假,而在取舍,沒話找話時,起個話頭,最好講神話。“老子化胡”,就是一篇有關(guān)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神話。

而“大石化胡”,則是一段歷史,它未必追隨那個神話,卻在不經(jīng)意間,跑到那個神話的前面去了,而且跑得更遠,竟然從中亞跑到歐洲,其影響之于當(dāng)時歐洲人,于其史跡,雖一臉茫然,然而風(fēng)聞所至,卻不亞于一篇神話,不啻于一個傳奇。

何以如此說來?蓋因其西征事跡鼓舞了歐洲的十字軍騎士,適逢第二次十字軍東征,耶律大石在歐洲,就被當(dāng)作基督教的捍衛(wèi)者——傳說中的“東方約翰王”出現(xiàn)了,于是。契丹,作為時代最強音——來自東方的福音,被歐洲歡呼著。

可以這么說,他是影響歐洲的第一位中國進士,當(dāng)然也可以說是一位騎士,當(dāng)時的歐洲人,只知有騎士,不知有進士,可惜的是,其影響是傳說先到,而歷史未至,以至于他本人不知有那么個傳說,而歐洲只知有傳說,卻不知其本人究竟如何。

讓傳說引導(dǎo)歷史前行,對于歷史的錯位,人們只能無可奈何,但他還是留下了一個實質(zhì)性的成果,那就是開了西域人華化的先河,為蒙元大帝國準備著。

蒙元大帝國則更進一步,將西域人華化推向歐洲,不僅推入東歐,還推到了西歐門口,不但陳列了蒙元帝國的武備,還開啟了一個展示中華文明的窗口。

于是,馬可波羅來中國了,“化胡”終于化到歐洲人的頭上了,先以物質(zhì)文明化了那些逐利而行的商人,到了明朝,再以精神文明化了那些傳教士們。

不知那些傳教士們的潛意識里是否還帶有對當(dāng)年那位“東方約翰王”的記憶,是否還帶有往東方來尋求同盟軍的動機,總之,他們在中國精神文明的世界里,找到了一位同道之人,那人便是孔子,為此,他們還發(fā)明了一個說法,叫做“孔耶同源”。

讓孔子與耶穌從文明的源頭結(jié)盟,這樣基督教文明在東方就有了一個天然的盟友,把孔子當(dāng)作耶穌的中國版本,把儒學(xué)當(dāng)作基督教文明的中國神學(xué),將“子曰”當(dāng)作基督教文明的中國福音,這就使得基督教文明因其“中西會通”而具有普世性。

那時的西方文化,雖然自視甚高,用一種信仰的傲慢,支撐其高高在上,但它還不敢稱霸,因其尚有明顯的人文短板,要向中國取長補短后,才能克服。

所以,他們將孔子請到歐洲,不僅作為中國哲學(xué)的代表,而且作為歐洲啟蒙運動的一只東方推手,同時,作為開明君主專制的東方帝王學(xué)代言人,適應(yīng)了歐洲民族國家興起的需要,為政教分離后的歐洲,提供了世俗化的君主制方案替代君權(quán)神授。

在啟蒙運動的上半段,孔子還是運動的旗手,到了下半段,孔子就成為了運動必須跨越的一道鴻溝,運動之理性,不但要走出神權(quán),還要走出王權(quán),當(dāng)其前者,孔子可為同道,當(dāng)其后者,孔子就走不出來了,可運動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新目標(biāo)——走向人權(quán),在孔子的思想里,有關(guān)于個體人格的成熟方案,卻從未有過對個人權(quán)利的理性思考。

當(dāng)個人主義必須替代國家主義出場時,孔子就該退出了,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黑格爾不仁,以孔子為芻狗,在絕對精神的哲學(xué)法庭上,他對孔子的思想做了最冷酷的判決:非哲學(xué)。正如他率先說出“上帝死了”,他也帶頭宣告孔子終結(jié)。

后來,他對上帝改口,不再那樣說了,但他對于孔子卻從未改口,因為,他有了替代,那便是老子,而上帝無法替代,又不能沒有,所以,只能他改口。“上帝死了”,這句話,歐洲人通常都說不出口,也就兩個德國人那樣說了,而且其中一位還改了口,惟有尼采咬牙切齒,絕不改口,歐洲人說他瘋了。

德國人敢這樣說,或許跟日耳曼人的神話有關(guān),其神話中,有諸神垂死的傳統(tǒng),既然神會死,上帝當(dāng)然也會。此外,老子的影響,恐怕也是其中的因素。

在中國,殷周之際的那一場革命,上帝已然死過一回,周人以天命取代上帝,以民心取代神諭,革了上帝的命,到了孔子那里,上帝就變成“祭如在”了,被他擱置起來,而老子則確認,上帝已經(jīng)喪失了第一性,只能退而求其次——退居二線。

宇宙的第一性原理是道,道在帝先,老子說“吾不知其誰知子,象帝之先”,“象帝”,有形有象的上帝,一有形象,便有局限,就會處于輪回和轉(zhuǎn)化之中,這樣看來,上帝當(dāng)然會死去,但其死后也有可能復(fù)活,黑格爾與尼采從中會有所啟示?

黑格爾認可老子是哲學(xué)的一個奇跡,他們各自的哲學(xué),是全然不同的兩個樣子。黑格爾以邏輯,老子以反邏輯,黑格爾居然沒有反感,為了老子,他接受了哲學(xué)的中國樣式。而尼采,就像老子那樣充滿詩意,其哲學(xué)的文體樣式,亦頗似老子。

如果說“老子化胡”在古代世界里還只是個虛擬的傳奇,那么在近代,老子思想的傳播,其行跡反而變得脫虛向?qū)?,有?jù)可依。據(jù)悉,《老子》外譯始于1750年前后,初以傳教士譯成拉丁文,后轉(zhuǎn)譯為法文、英文、德文等,200多年來,譯本涉獵30多個語種,計約600余部。其中德譯本約百余部,有關(guān)德文方面的研究專著亦有約700余部,其普及程度,甚至超過中國本土——“每四個德國人的手中就有一本《老子》”。

有人這樣說,我們姑且聽之:世界上,譯本最多者有二,一本是《圣經(jīng)》,而另一本就是《道德經(jīng)》。如果我們考慮到《圣經(jīng)》是上帝的作品,由基督教用全部心血鑄成,作為神之書,人類應(yīng)該沒有可比性,那么《道德經(jīng)》則是老子個人的作品,作為人類之書,它或許能夠首屈一指了吧?不過,還存在另一種可能,如果真如老子所言“象帝之先”,是不是《道德經(jīng)》也有可能排在前面?更何況“上帝死了”,一切皆有可能。

尼采深知老子,并與之神似,不光在思想內(nèi)容上,兩人可以相視而笑,莫逆于心,而且在哲學(xué)形式上,也都采取了詩化的表達方式和格言式的文體樣式??蓮奈墨I中,未見有尼采與老子思想互動的文字,楊恒達在《尼采與老子為什么相提并論》一文中指出:尼采在其著作里有兩次提到老子,一次是在《反基督之徒》的32節(jié)中,尼采在談到反現(xiàn)實主義者的時候說,若是在中國人中間,反現(xiàn)實主義者會使用老子的概念。而另一次則是在一封致友的信里,談到他發(fā)現(xiàn)一個法文譯本的《摩奴法典》時提到了孔子和老子。

老子化胡,終于化向尼采了,從“象帝之先”化出“上帝死了”,從“道法自然”化出超人問世,回到自己……孤獨中,尼采放目古今,悄然至兩千年前。

那一次,是以“老子化胡”為標(biāo)志的軸心時代的西域哲人峰會。老子從東方來,佛陀也在坐,尼采以查拉圖斯特拉的身份出場??伤⒉豢春梅鹜樱f自佛陀寂滅后,人們在山洞里展示其形象,展了好幾個世紀,那不過是象,是洞穴里的象,是我們今天仍然必須克服的洞穴形象!上帝雖不在場,也被他奚落一番,他說上帝同佛陀一樣,蔽于洞穴之中,死到臨頭而不自知。唯獨對于老子,他是這么說的:“像一個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垂手可得。”不過,楊恒達卻指出:此話沒有出處。至少我在科里和蒙提納利編的《尼采著作全集》《尼采書信全集》以及1870年以前尼采的早期著作中都沒找到這句話。

沒有出處,這才是老子化胡!聽啊,閃電在大笑,莫問超人出處。

(作者近著《文化的江山》1-7卷,中信出版社)

 

自由思想者,獨立學(xué)術(sh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