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漫談|自由海洋及其敵人

林國華2022-07-15 18:05

▲透納《奴隸船》細節(jié)部分


1840年,英國學院派畫家透納(J. M. W. Turner, 1775-1851)的風景畫《奴隸船》(又名《黑奴販子把死奴與病奴拋入大?!╋L來襲》(Slavers Throwing Overboard the Dead and Dying: Typhoon coming on))展出。這幅畫的靈感來自發(fā)生在大西洋上針對非洲黑奴的“桑格號大屠殺”慘案(The Zong Massacre)。

從16世紀到19世紀,大約有2000萬非洲黑人被歐洲人當成奴隸裝進了由大型貨船改造而成的“奴隸船”,他們一律被當做貨物處理,用鐵鏈枷鎖固定在狹小的格子間里。由于海路遙遠,環(huán)境惡劣,大約有1000萬黑奴不堪折磨而死于非命,只有體格強悍者才能幸存下來。販運奴隸的船主往往都會為他們的“貨物”投保,按照“海上緊急拋貨條款”(Jettison Clause),在海上每損失一個黑奴可以得到30英鎊(相當于現(xiàn)在的37000英鎊)的賠償。這項條款使得很多船主把生病的黑奴也拋入大海,并捏造理由以騙取保險。桑格號(Zong)是英國利物浦一家販奴公司的奴隸船,1781年9月,在駛往美洲途中,爆發(fā)了瘟疫,船長科林伍德(Luke Collingwood)下令將133名染有瘟疫的黑奴投入大海,之后,又謊稱船上緊缺淡水,不得不“緊急拋貨”,把一部分黑奴投入大海,妄圖以此謀取巨額保險,但由于船員告發(fā),慘案終大白天下,激起大規(guī)模辯論。27年后,美國與英國聯(lián)合簽署《廢除奴隸貿(mào)易法案》。60年后,透納在其步入鼎盛之年,向世人展出了這幅風景畫《奴隸船》。

與透納同時代的評論家羅斯金說,如果用一幅畫來證明透納的不朽,那就是這幅《奴隸船》。透納畫了一輩子大海,唯有這幅畫中的大海最為撼人心魄。透納筆下的大海迫使筆者想到上帝的創(chuàng)世行動,尤其是創(chuàng)世之初的場景及其基本元素:光與水(《創(chuàng)世紀》)。透納似乎不是用油彩,而是用上帝曾經(jīng)用過的元素在作畫,或者說,他是在第二次創(chuàng)世。透納的大海與古希臘異教詩人荷西俄德(Hesiod)的大海迥異其趣。在荷西俄德眼中,大海要么宛如神女般柔媚,波光蕩漾,風情萬種,要么淪為丑陋、陰森、不可名狀的魔獸世界,象征著死亡、毀滅與秩序的匱乏。很顯然,描摹大海的荷西俄德完全被古代多神論傳統(tǒng)所支配,大海因此被紛爭不休的諸神靈所分割、肢解、隔離與占有。與此相反,透納重新統(tǒng)一了大海,他用上帝創(chuàng)世之初曾經(jīng)使用過的單一但卻渾厚有力的元素,復原了大海原始的主權(quán)、力量與憤怒。此時的大海,唯一地屬于造物主,“海洋屬他,是他造的”(《圣經(jīng)·詩篇》);洋面因滔天的巨浪而破碎,沒有任何形式,宣泄著絕對的自由,傳達著上帝的絕對權(quán)威和神圣正義;在天外強光的透照下,大海似乎不再是上帝的造物,它幾乎就是造物主的親臨。透納的大海徹底擺脫了古希臘多神論傳統(tǒng)的精神羈絆,表達了猶太—基督教傳統(tǒng)的一神論訴求。

然而,上帝的絕對主權(quán)與神圣自由突然遭到挑戰(zhàn):一具黑奴的尸體被洶涌的波濤拋到畫面的最前端,鐵制的枷鎖仍然牢牢地地箍在腳腕上,觸目驚心,就在旁邊,另外幾只手拼命地揮舞著,更多的枷鎖時隱時現(xiàn),而遠處,一艘三桅奴隸船正在被巨浪卷入混沌的背景中……我們知道,上帝創(chuàng)世,第三天造了大海,而造人卻是在第六天,至于人學會造船更是遠在一千六百五十六年以后的事情了(《創(chuàng)世紀》),其時,地上充滿了強暴,人世已經(jīng)普遍墮落(《創(chuàng)世紀》)。破碎的人體、三桅船、鐵制的枷鎖,這些人類世界的墮落元素本來屬于一個更加晚近的世代,但此時,它們卻提前闖入了一個不屬于它們的絕對神圣的領域——大海,以及一個絕對原始的時刻——創(chuàng)世的第三天。世上再沒有第二個人比透納更深刻地直覺到自由和奴役是何等的不共戴天了;也再沒有第二個人在表達這一真理的時候比透納更加酣暢淋漓了。

古羅馬皇帝克勞狄烏斯發(fā)布過一道敕令,被羅馬法學家莫德斯?。℉erennias Modestinus)記載下來,最終被查士丁尼大帝收入“民法大全”中的《學說匯纂》第40卷第8題“論未經(jīng)釋放而得自由的奴隸”中的第2款(請對照第41卷第7題第1、7款)。該律條這樣陳述道:“根據(jù)神圣的克勞狄烏斯的敕令,因為身體嚴重虛弱而被主人拋棄的奴隸將獲得自由的資格”(Servo, quem proderelicto dominus obgravem infirmitatem habuit, exedicto diviclaudii competit libertas)。在透納的《奴隸船》中,我們看到,奄奄一息的黑奴被主人拋入大海,他們連同自己身上的枷鎖,都將作為奴役的罪證,統(tǒng)統(tǒng)沉沒在大海的怒濤中,在那里,再沒有人世間的強暴和奴役,唯有原始的自由和平靜(荷馬《奧德賽》)?!獞{借一種神學與自然法的象征性語言,透納幾乎重述了克勞狄烏斯的古羅馬律法。這是一種崇高的語言,而它表述的律法則是苦澀的。1844年,透納的父親將《奴隸船》贈送給羅斯金,后者對之鐘愛有加,但最后卻把它賣掉了,因為, “和它生活在一起太痛苦?!?/p>


文章來源:經(jīng)濟觀察報-書評增刊

圖片來源:透納《奴隸船》

版權(quán)聲明:以上內(nèi)容為《經(jīng)濟觀察報》社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quán)歸《經(jīng)濟觀察報》社所有。未經(jīng)《經(jīng)濟觀察報》社授權(quán),嚴禁轉(zhuǎn)載或鏡像,否則將依法追究相關行為主體的法律責任。版權(quán)合作請致電:【010-60910566-1260】。

熱新聞

電子刊物

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