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家楊斌:鄭和下西洋,留下的更多是“遺憾” | 對談

文博時空2023-11-24 08:27

文博時空 作者 安富建 自 1405 年鄭和第一次下西洋,已經過去 600 多年。

“鄭和七下西洋”,最遠抵達非洲東海岸,有三十多個國家搭船來朝,明王朝由此構建起了前所未有的朝貢秩序。

梁啟超曾在《祖國大航海家鄭和傳》盛贊:“全世界歷史上所號稱航海偉人,能與并肩者,何其寡也”。

鄭和下西洋 580 周年紀念郵票

鄭和的遠航,讓中國與印度洋世界的交流在短期內達到頂峰。鄭和之后,古代中國對印度洋世界并未繼續(xù)開發(fā)。恰恰相反,“海洋中國”走向低潮。

明清兩代帝國在亞洲東部陸地勢力日隆,西方人因地理大發(fā)現的刺激卻在悄然崛起。中國人在印度洋缺席的 60 年后,葡萄牙人達伽馬繞過好望角,抵達了印度東南角。

歷史學家許倬云在新書《經緯華夏》里寫道,“鄭和七次下西洋,居然沒有帶回任何新的觀念和事物。主要原因在于,當時的中國往外看,發(fā)現沒有值得學習之處——這一自滿,終于造成了對外嚴拒固守的心態(tài)。

因為鄭和的目的是為了擴大明朝的聲望,所以只是循著此前阿拉伯、中國商人們開辟的航路拓展,而沒有發(fā)現新大陸的意愿。

終于,中國迎來“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非常遺憾,鄭和之后的印度洋,漸漸地和中國越行越遠,越來越模糊,乃至隱而不見”。在《人海之間:海洋亞洲中的中國與世界》一書中,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教授楊斌如是說。

這本書將焦點放在鄭和及其之前的歷代中國,在海洋最遠的印度洋世界的探索,回溯古代中國人在印度洋世界的政治(官方使者)、經濟(民間商船)、文化(佛教東傳)等層面的有趣的人、事、物,從全球視野勾勒古代中國和海洋的關系。書中涉及奇珍異事,比如海貝、龍涎香、港口愛情等,分享了兼具歷史內涵和故事趣味的發(fā)現。

海貝:產自印度洋上的馬爾代夫,織起一張全球貿易網;在亞洲,曾經作為印度、云南的最重要貨幣,是泛東南亞、南亞貿易圈的重要構成;在西非,歐洲人的“黑奴貿易”曾有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黑奴用海貝支付。

龍涎香:抹香鯨的排泄物,從馬爾代夫進入中國,是上層社會富貴奢華的象征。嘉靖千金難求,葡萄牙人因掌握龍涎香貿易,而換取明王朝的允許入居澳門。

港口愛情:海洋之上人來人往,塑造了海洋世界居民的不同的愛情觀。與儒家“三從四德”的女性觀念不同,港口停駐的外來者與當地居民顯現出另類、有張力的愛情面貌。

除此之外,迄今打撈的“最早遠航印度洋”的中國船只,最早到達中國港口的阿拉伯船只;第一個從海上返回,第一個從海上往返的中國西行求法僧人;最早的官派出海使者;海上航行最遠的中國人……這些統(tǒng)統(tǒng)成為楊斌書寫的對象,形成了一本失落的中國—印度洋傳奇故事集。

它們描摹了鄭和下西洋的前史、背景及千絲萬縷相勾連的細節(jié),是古代海洋中國的一部分,也是“遺憾”的注腳——那個古代中國曾經熟悉的海洋世界。

文博時空邀請楊斌教授,以鄭和為原點,解讀古代的海洋中國在印度洋失去的可能性,和“地理大發(fā)現”的距離,以及曾經抵達的遠方有多遠。

鄭和之后,“中國失去了印度洋”?

文博時空:1433 年之后,中國人幾乎從印度洋上消失,中國人的船只不再靠岸。在討論“中國失去了印度洋”之前,首先換個思路,對印度洋世界來說這是否意味著一種“失去”?

楊斌:鄭和停止下西洋之后,唯一主動想和明朝維持朝貢關系的國家,叫忽魯謨斯(今霍爾木茲海峽一帶)。鄭和七次下西洋中有三次(第四、第五、第七次)訪問了忽魯謨斯。

鄭和下西洋路線示意圖(《新編鄭和航海圖集》1988 年)

在鄭和之后,忽魯謨斯想恢復對中國進貢,原因可能是忽魯謨斯出產良馬,而中國自古非常喜歡阿拉伯國家的馬。明代官方給與的價格特別高,因此貢馬的朝貢貿易可以給忽魯謨斯帶來豐厚的貿易收入,所以他們派使節(jié)到北京要求恢復對明王朝的朝貢。

但是,明朝態(tài)度發(fā)生了轉變?;实刍貜驼f以后不需要來朝貢了,你們好好干自己的事就可以了。

對印度洋貿易圈各國來說,直接的航路“熔斷”,實際產生的利弊不一。忽魯謨斯之外,大部分國家應該持無所謂的態(tài)度。比如,對溜山國(今馬爾代夫)來說,明朝使節(jié)來,我們跟著去朝貢,現在不來了,我們也不用長途跋涉去了,可能也挺好。

但也不能說,這些國家對中國物產沒有需求了。他們喜歡中國的絲綢和瓷器,但這些通過間接貿易也可以得到。

文博時空:有觀點認為,一般人所了解的以古代中國為中心的朝貢體系,只是在“華夏中心主義”下單方面的敘事。是這樣嗎?

楊斌:因周邊各國對古代中國需求的不同,交往心態(tài)也千差萬別。

從朝貢國而言,天朝賜給我的禮物遠遠超過了我進貢特產的價值,有利可得,如忽魯謨斯。所以他們不妨虛與委蛇以表面功夫來維持朝貢,承認古代中國為中心,這是一種普遍心理,因而會出現“一種關系、各自表述”的情況。

另一些國家則可能不同。如古代越南、朝鮮長期是中國屬國,它們更加比較看重與中國的朝貢關系,尤其是當國內政治動蕩時,實力強勁的中國往往成為某一方討伐“僭主”的依靠。這也是歷史上越南和朝鮮經常把中國的王朝拖入他們的戰(zhàn)爭的一個關鍵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朝貢關系存在一種“多重”現象,影響最廣的是以古代中國為中心的朝貢圈。不同歷史時期也有差異,比如唐朝是南詔的宗主國,而南詔也是驃國(今緬甸境內)的宗主國;后來,日本奉明朝為宗主國的同時,也對外建立了以自己為中心的朝貢體系,有兩個屬國朝鮮、琉球。與之類似,越南有屬國勐南掌(南掌國)、占城國等。

圖片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1470 年代以前)龍谷大學圖書館藏

繪制于“鄭和下西洋”之前,是朝鮮在中國李澤明《聲教廣被圖》和僧人清?!痘煲唤韴D》,反映了蒙元時代的知識

文博時空:鄭和下西洋之后,古代中國在海洋世界的政治、經濟影響力收縮。有觀點認為,這恰恰說明“中國不需要印度洋”。你認為呢?

楊斌:這個觀點可以討論。實際上,鄭和之后,中國對印度洋世界的一些重要物產需求,再也無法獲得滿足。

明王朝在鄭和之后對外閉關,再次開關已經到了隆慶元年(1567 年)。這中間經歷了 134 年。

產自馬爾代夫的香料“龍涎香”,曾是明宮廷里不可或缺的消費品,在嘉靖朝,龍涎香成為皇帝制春藥求床第之歡的原材料。

龍涎香,實際上是抹香鯨的排泄物,主要產自印度洋西部的東非海域。在南宋沉船“泉州一號”上就曾發(fā)現過。

嘉靖皇帝


明代斷航之后,龍涎香更加稀有珍貴。為了換得八兩龍涎香,嘉靖皇帝曾出價七百六十兩白銀。

因為需求長期無法滿足,嘉靖龍顏大怒,1566 年下旨指責戶部“龍涎香十余年不進,臣下欺怠甚矣”。

1540 年到 1562 年,在 20 多年里,嘉靖曾多次下詔動員全國之力搜尋,卻只得到數斤而已。

明朝地方政府允許葡萄牙人入駐澳門的關鍵原因之一,在于從海上航路而來的葡萄牙人貢獻了 16 兩龍涎香。這個千金難買之物,敲開了明朝緊鎖的國門。

圖片龍涎香

到了明末清初,龍涎香基本見不到實物,逐漸成為戲曲話本里富貴奢華的一類象征物。

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和印度洋的聯系,不能光以貿易來衡量。印度洋是中國的近鄰,通往西亞、東非以及地中海世界的必經之地,因此,中國與印度洋的聯系,怎么不重要呢?

鄭和與“地理大發(fā)現”:中國人為什么沒有走得更遠?

文博時空:有一種比較流行的觀點認為,鄭和下西洋可以媲美達伽馬、麥哲倫、哥倫布的遠航,而且比他們時間還早。

楊斌:“鄭和下西洋”為期近三十年的大航海事業(yè),足跡最遠達到非洲東海岸,但這只是基于古代中國、東南亞、印度、阿拉伯諸多群體開創(chuàng)的商貿圈,并沒有新的航線,也沒有到達新的陌生的地方。鄭和下西洋,整合了官方和民間的所有資源,創(chuàng)造了萬國來朝的氣象。這與串聯全球,以尋找新大陸為目的的地理大發(fā)現,在本質上有所不同。

圖片“地理大發(fā)現”主要航路簡圖

鄭和下西洋,不是為了貿易或者與他國建立經貿聯系,從經濟上來說得不償失。寶船路過印度洋周邊國家,一路賞賜,花費遠高出了對方朝貢禮物的價值。一些外國來訪使團在中國居留數年,其間的花費明朝政府也大包大攬,使團回國時也有寶船護送。

當一系列航海行動突然終止之后,自唐宋以來,印度洋和中國長期維持的直接往來也被中斷,雙方的民間商貿也停滯不前。

當時人已經認為這是勞民傷財的活動。為了讓后代不再效仿,明憲宗成化年間,時任兵部車駕司郎中劉大夏竟私自銷毀了鄭和下西洋的相關資料。兵部尚書項忠知道后,不僅沒有怪罪反而表示了對他表示了尊敬。朝廷文官之間寧愿“系統(tǒng)性犯罪”讓歷史檔案消失,也要避免鄭和舊事重現,可見當時非議之深。不過,這也讓當時在印度洋航海的知識失去了。有趣的是,現在的能看到的記錄,意外來自于明朝江南“四大才子”祝枝山。

那是一個海洋格局巨變的時代。1433 年,明朝人止步于海洋。1498 年,達伽馬到達印度西南角。明朝人缺席印度洋的 60 年,在某種程度上給歐洲人留下了一個真空,這也讓中西方直接交往推遲。

文博時空:是否可以說“中國缺席了地理大發(fā)現”?

楊斌:這個說法似乎也稍微簡單了些。

中國缺席的印度洋世界的國際游戲。如果明清繼續(xù)走下去,達伽馬他們來的時候就會碰到中國人,合作、競爭、沖突都有可能。亞歐大陸的兩端或許會有更多層面的交流,但這是不可預測的。從印度洋撤退,中國失去了印度洋的資源、市場以及其他可能性。

地理大發(fā)現,不是歐洲自己產生的,而是亞非歐大陸內在動力的突破。

文博時空:這個怎么理解?

楊斌:地理大發(fā)現的產生,在于意愿和能力的結合,無論是探索新世界還是帶著殖民目的。

馬可波羅帶回去的東方知識,刺激了歐洲人前往東方古代印度和中國尋找“黃金之城”;歐洲人對外殖民所用的火藥,是從中國傳過去。而歐洲人的造船、航海技術是整個亞洲大陸內部演化的結果。

歐洲發(fā)現新大陸,絕對不能否認歐洲本身特點與貢獻,但是整個前提是歐亞大陸合力的結果。

文博時空:中國人為什么沒有走得更遠,比如說繞過非洲好望角?

楊斌:因為古代中國的航海能力有限。非洲南端的西風帶上風力強勁、風浪大,鄭和的船止步于非洲東海岸。不僅是鄭和的船隊,古代阿拉伯的、印度的船也經不起非洲南部海浪與風暴,從來沒有繞過非洲南岸抵達大西洋。

文博時空:如何看待“海洋中國”和“陸地中國”之間互動性?

楊斌:我們講“絲綢之路”,經常將其想象成有起點和終點的一條線。

提及“陸上絲綢之路”,西安、山東、揚州,誰是絲綢之路起點?終點又在什么地方?“海上絲綢之路”也一樣,起點是在廣州、泉州、揚州、杭州?大家爭論得不亦樂乎。

唐代“絲綢之路”路線圖

在我看來,這些都是屬于比較片面的理解。“絲綢之路”是一張網絡,可能不存在起點或者終點,只有一些互相聯系起來的樞紐節(jié)點。中國的很多城市在這個網里,東南亞、印度洋周邊國家也在這個網里。

鄭和下西洋的停止,讓這張網絡失去了一些來自東方的活力。但并不是說這個網絡不存在了。同樣的,也沒法把“陸地世界”和“海洋世界”給分割開來,海洋世界的影響在后來歷史中,仍然繼續(xù)深入到內陸。

海貝,明明是印度洋上馬爾代夫的產物,它偏偏在中亞、中國西北地區(qū)、西南地區(qū)、長江中上游等地發(fā)揮了經濟、禮儀、宗教方面非常突出的角色。只有更加充分地揭開那張連接亞非歐的貿易網絡,才能展示一個非常豐富多彩的古代中國。

遠航印度洋,古代中國海洋實力有多強?

文博時空:鄭和下西洋之前,中國的船只、商人曾在印度洋上馳騁。之后,中國船只不過馬六甲海峽,(“往西海洋,中國洋艘,從未經歷,到此(馬六甲)而止”。出自清代陳倫炯《海國聞見錄》)。

此前,鄭和要抵達的西洋”指的是哪里,范圍有多大?

楊斌:“西洋”在古代曾有兩層含義。

宋元明時期,“西洋”包含了南海的一部分,加上印度洋。西洋的范圍包括今天的菲律賓群島、加里曼丹島、爪哇島、蘇門答臘島及其以西水域,一直到非洲東海岸。

今天很少有人知道的,在印度南部有個國家“馬八爾國”,又稱“西洋國”。近代之前的“西洋”國,就特指這個國家。馬八爾國處在東西方交通主航道上,是前往阿拉伯世界必經之地。到了元代,忽必烈和位于波斯灣的伊利汗國(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之子旭烈兀建立的政權)交往密切。蒙古帝國的四大汗國,只有伊利汗國還承認元朝的地位。馬八爾國就成為二者之間交往的中轉站,它出產的棉布就大量抵達元朝。

元與四大汗國位置關系

今天中國和印度雖然距離很近,但相對生疏,存在很多誤解。今天我們回溯印度洋這段歷史,會發(fā)現古代中國和印度作為東方文明的兩個大國,自佛教東傳以來曾交往密切,一直有諸多歷史淵源。

文博時空:過去的學者們研究判定“泉州一號”從泉州出發(fā),目的地是東南亞,而你認為它到過印度洋。這是為什么?

楊斌:古代中國人的船只下西洋,我認為最晚在南宋已經開始了。這是我根據泉州灣后渚港發(fā)掘的一艘南宋海船而得出的結論,我建議這艘船命名為“泉州一號”。在 1974 年發(fā)現之后,學者從考古等各個學科的研究都認為“泉州一號”是一艘遠洋船,肯定到過東南亞,很可能從舊港(今印度尼西亞巨港)回來。

“泉州一號”,目前展陳于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依據船上的海貝、龍涎香等眾多原產地來自印度洋的發(fā)現,我認為“泉州一號”從印度洋返航的可能性相當高。如果是這樣,那么“泉州一號”就是我國古代遠洋航海到達印度洋的首個考古實證。

“泉州一號”上發(fā)現的海貝

文博時空:中國古代最大的船有多大?鄭和寶船長度號稱達 100 多米,為什么后人至今造不出來?

楊斌:據《明史·鄭和傳》記載,鄭和下西洋寶船長 44 丈、寬 18 丈(即 146.67 米長、50.94 米寬)。

現在史學家普遍認為這個記載有誤,超出了遠洋木制商貿帆船的技術。

符合常識的船有多大?南宋的“泉州一號”,有 30 多米。比“泉州一號”早一百多年、始發(fā)于福州的“南海一號”,將近 40 米。合理推測,在宋元明時期,中國最大的遠洋輪船應該在 40 米上下。那么,鄭和寶船最大也應該在這個幅度上下。

“泉州一號”動畫復原圖,來自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官方網站

需要注意的是,遠洋帆船并不是越大越好。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的船并不大,但是符合特殊海洋環(huán)境下行船的流體力學等,可以突破洋流、季風限制,從航海的角度而來,更加合適。

文博時空:和國外相比,古代中國造船技術如何?

楊斌:阿拉伯人一度是海上霸主,唐代,在中國沿?;顒拥亩际前⒗降拇?,比如“黑石號”,它們能夠從印度洋遠航而來。到宋代,中國的船也去印度洋了。可以說,這時候中國船的技術也比較高了。

“黑石號”沉船模型

技術其實也是互相學習的。起初,東南亞的船受到阿拉伯海船的啟發(fā),制作不用鐵釘的“縫合船”。12 世紀之后,東南亞也受到中國船的啟發(fā),開始運用鐵釘技術,最終造出了綜合阿拉伯式和中國式造船技術,具備兩者優(yōu)點的遠洋船舶。

文博時空:怎么評價古代中國港口的地位?

楊斌:漢代的交州(今越南北部的東京灣一帶),唐代的廣州,宋代的泉州,是這幾個時期比較重要的港口。

宋代“背海立國”,不同以往,官方對海上貿易曾大力支持。到了元代,泉州已經是馬可波羅認為的“世界第一大港”,和意大利港差不多。泉州發(fā)展為“世界第一大港”,與福建地理位置非常有關系,當然也跟國際貿易進一步往中國發(fā)展也有很大的關系。

實際上,唐宋以來,一些在今天東南亞、阿拉伯、南印度等地的外國人,已經可以經廣州抵達泉州,所以泉州早已納入了整個海洋世界。

對談嘉賓簡介:

楊斌,中國人民大學本科、碩士,美國東北大學博士。曾任教國立新加坡大學、澳門大學,現任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教授。

中文專著包括《海貝與貝幣:鮮為人知的全球史》(獲“《新京報》2021年度閱讀推薦”、以及2022年“文津圖書獎推薦”等)、《誰是那個弱女子?——郁達夫的愛恨離愁》、《季風之北,彩云之南:多民族融合的地方因素》 以及《人海之間:海洋亞洲中的中國與世界》,英文專著包括Between Winds and Clouds: the Making of Yunnan (獲美國歷史學會2004年古滕堡電子出版獎,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2008年出版)和Cowrie Shells and Cowrie Money: A Global History(Routledge 2018年出版)。

圖片 | 安富建

排版 | 小謝

設計 | 子彤

版權與免責:以上作品(包括文、圖、音視頻)版權歸發(fā)布者【文博時空】所有。本App為發(fā)布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服務,不代表經觀的觀點和構成投資等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