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之間”:黃公望與他的《富春山居圖》 | 觀展

文博時空2023-11-03 08:22

文博時空 作者 蘇皖皖 2023 年 8 月 28 日浙江省博物館之江館對外開放,為“鎮(zhèn)館之寶”《富春山居圖》獨辟了“山水之間——《富春山居圖》人文數(shù)字陳列”展廳。元代畫家黃公望《富春山居圖》享譽天下,與書圣王羲之的《蘭亭》并稱“書畫雙絕”。明代畫家鄒之麟看到長卷后曾感慨:“子久(黃公望)畫,書中之右軍(王羲之)也,圣矣!至若富春山圖,筆端變化鼓舞,又右軍之蘭亭也,圣而神矣!”這幅山水畫為何享有如斯聲譽,它的作者黃公望又有怎樣的傳奇人生?

山水之間——《富春山居圖》人文數(shù)字陳列

數(shù)百年時光匆匆 歷經(jīng)磨難

富春江位于浙江省中部,為錢塘江的上游,下起富陽,上至淳安縣,新安江與蘭江匯合后的河段始稱富春江。江岸山巒疊嶂,青翠欲滴,江水碧綠如玉,透光見底。沿江更是孕育出地方特色濃郁、歷史氛圍濃厚的村落和集鎮(zhèn),為山水長廊的畫卷增光添彩。因此美景,富春江一帶也曾被冠以“小三峽”之稱。

富春江景

1350 年前后,元代畫家黃公望完成《富春山居圖》。原圖長約 7 米,可是浙博展出的《富春山居圖·剩山圖》,長度僅有 51.4 厘米,剩下的部分去哪里了呢?

《富春山居圖·剩山圖》(局部)

《富春山居圖·剩山圖》全卷

《富春山居圖》甫一問世便名動江湖。黃公望的朋友鄭無用就曾擔心此卷遭人巧取豪奪,題識上就有“無用(即無用師)過慮有巧取豪奪者,俾先識于卷末,庶使知其成就之難也”的記錄。而后此畫傳世600余年的經(jīng)歷可謂跌宕起伏,險象環(huán)生。

展廳墻面《富春山居圖》題跋說明

明成化年間,《富春山居圖》被大畫家沈周收藏,不料當沈周將畫送出請人題跋時,被盜入市場出售。之后《富春山居圖》又經(jīng)樊舜、談志伊、董其昌、吳正志等人之手。吳正志將畫傳于其子吳洪裕,吳洪裕是著名的收藏家,曾收有兩件傳世寶物,一為隋代僧人智永的草書《千字文》(注:智永是王羲之的后裔),一為元代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吳洪裕對《富春山居圖》愛若癡狂,與之相伴數(shù)十載,“置之枕席以臥以游,陳之座右以食以飲,倦為之爽,悶為之歡,醉為之醒”。而這兩幅珍寶最大的磨難也來自于他。

沈周

吳洪裕太喜歡《富春山居圖》,臨終前命人將其丟入火盆殉葬,要把它一起帶走,即“火殉”。傳聞他去世前一天,人還是清醒的,那一天燒了《千字文》,是親自看著它燒完的。第二天燒《富春山居圖》的時候已在彌留之際,神志不清。他的侄子吳靜庵急中生智,用另一卷畫把《富春山居圖》換了出來。萬幸的是畫作沒有付之一炬,不幸的是完整長卷在此劫中一分為二:被后世稱為《剩山圖卷》《無用師卷》前段《剩山圖卷》縱 31.8 厘米,橫 51.4 厘米。流入民間,長期湮沒無聞,后被大藏家吳湖帆所藏。

現(xiàn)在展出的《富春山居圖·剩山圖》也是吳湖帆重裝的。吳湖帆還在《富春山居圖·剩山圖》后面裱入了兩卷畫連接處的珂羅版影像,在該影像上標出火痕位置,并抄錄了《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上的明人題跋。1956 年由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征購,移交給浙江省博物館。因此,浙博有幸庋藏《富春山居圖·剩山圖》。

吳湖帆像

《富春山居圖·剩山圖》

后段《無用師卷》縱 33 厘米,長 636.9 厘米。1746 年幾經(jīng)輾轉(zhuǎn)的《無用師卷》經(jīng)清朝大學士富察·傅恒引介,以兩千金購入內(nèi)府,此后近 200 年一直藏于清宮內(nèi)府。

清 富察·傅恒

這件事還引發(fā)了一段《無用師卷》最著名的“李鬼”故事。當年乾隆在《無用師卷》真跡入藏的前一年,已經(jīng)收了一卷《富春山居圖》(即《子明卷》),乾隆愛若珍寶,在這幅“真跡”上題了 50 多處的題跋,最后實在題不下了,還寫了“以后展玩亦不復題識矣”。結(jié)果被傅恒呈上的《無用師卷》啪啪打臉。

《富春山居圖·子明卷》局部

1933 年,日軍近逼華北,故宮文物南遷。《無用師卷》于 1948 年遷往中國臺灣,后入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復制品

2011 年 6 月,在兩岸的共同努力下,臺北故宮博物院舉辦“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富春山居圖·剩山圖》與《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跨越數(shù)百年時光,終得短暫重聚。

《富春山居圖》流傳與合璧時間軸

《富春山居圖》歷代都有很多人去臨仿。有些人見過它被火燒前完整的樣子的,像沈周,有的人只見過燒成二段后的。吳洪裕的朋友唐宇釗,曾去吳洪裕家里做了油素本。油素本就是用桐油做的紙蓋在原畫上描摹,這一卷現(xiàn)在也已失傳。但在明清之際,還是有很多人見過這個版本。像清代畫家王翚也曾臨過這份油素本。

“書吏”與“元四家”之首

黃公望(1269 年 9 月 12 日—1354 年 11 月 10 日)乃著名元代畫家,與王蒙、倪瓚、吳鎮(zhèn)并稱“元四家”。浙江平陽人,原名陸堅,年少失怙,因出繼給溫州平陽黃樂為義子,故而改姓黃,名公望,字子久。

黃公望自幼天資聰穎,曾在縣神童科考試中一舉中榜。然而當時代的齒輪開始轉(zhuǎn)動,個人總是顯得如此渺小。南宋風雨飄搖,元取而代之,漢人入仕則格外艱難。直至 40 多歲,黃公望還僅僅只是一位不起眼的書吏,卻不幸因上司張閭經(jīng)理田糧案件而被牽連入獄。出獄時黃公望已年近五十,心灰意冷,出獄后,入道云游,開啟了隱居生活。自此,我們失去了一位平平無奇的書吏,元四家之首的黃公望則正式登場。

黃公望像

黃公望入道歸隱后潛心書畫,曾求教于趙孟頫。趙孟頫詩、書、畫樣樣精通,倡導師法古人,強調(diào)“書畫同源”,在繪畫上繼承了唐代古拙簡率的畫風并加以變革,所繪畫作既精工筆又能寫意,開創(chuàng)了元代新畫風。黃公望在趙孟頫《千字文》后的題跋中有“當年親見公揮灑,松雪齋中小學生”。在歲月的積淀中,黃公望的淺絳山水逐漸自成一派。

趙孟頫像

黃公望跋趙孟頫行書《千字文卷》(故宮博物院藏)

黃公望嘗來往于江南山水之間,將對大自然的情感以及對人生的態(tài)度訴諸筆下。浙江省博物館研究館員王小紅曾這樣解讀《富春山居圖》:畫作描寫富春江兩岸初秋景色,展卷觀覽,人隨景移,引人入勝。樹叢林間,或漁人垂釣,或一人獨坐茅草亭中,倚靠欄桿,看水中鴨群浮沉游戲。天長地久,仿佛時間靜止,物我兩忘。整個畫面林巒渾秀,草木華滋,充滿了隱者悠游林泉,蕭散淡泊的詩意,散發(fā)出濃郁的江南文人氣息。元畫靜謐蕭散的特殊面貌和中國山水畫的又一次變法賴此得以完成,元畫的抒情性也全見于此卷。無怪乎董其昌見了驚呼:“吾師乎!吾師乎!一丘五岳,都具是矣!”

《富春山居圖》(剩山圖)

畫境與心境:自我調(diào)適后的本真狀態(tài)

黃公望究竟用了多久繪制完《富春山居圖》,則是這幅傳世巨作的另一個未解之謎。有人說3年,有人說7年。黃公望本人在題跋中稱:“閱三四載未得完備,蓋因留在山中,而云游在外故爾。今特取回行李中,早晚得暇當為著筆”。黃公望自動筆至去世也只有7年,至今各種說法莫衷一是,更為這幅傳奇畫作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卷末黃公望題識

不論畫了幾年,這是他晚年作品無疑。而黃公望畫風的形成也與他的人生感悟直接相關。

黃公望出獄后,師事全真道士金月巖,參加了主張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全真教,并與太極宗師張三豐、道教神霄派主要代表人物莫月鼎、道士冷謙等交往,隱居在常熟小山頭(今虞山西麓)。曾住持萬壽宮,提點開元宮。后往來松江、杭州等地,賣卜為生。

延祐五年(1318 年)至至順元年(1330 年),黃公望五十至六十二歲期間,多活動于松江、蘇州、常熟一帶。由于長期浪跡山川,他開始對江河山川產(chǎn)生了興趣。為了領略山川的情韻,他居常熟虞山時,經(jīng)常觀察虞山的朝暮變幻的奇麗景色,得之于心,運之于筆。他居松江時,觀察山水更是到了如癡如醉的地步,有時終日在山中靜坐,廢寢忘食。

至正七年(1347 年),黃公望定居于富春江。當時,他身上總是帶著皮囊,內(nèi)置畫具,每見山中勝景,必取具展紙,摹寫下來。黃公望一生結(jié)交許多禪師,其中無用禪師就是他最要好的朋友,兩人經(jīng)常一起結(jié)伴出游。有一次,從松江回到富春山居,無用禪師希望黃公望能為自己創(chuàng)作一幅長卷,才有了《富春山居圖》的誕生。

全卷純用水墨,沒有設色,長長的線條畫的平穩(wěn)舒緩、從容不迫,表現(xiàn)了畫家晚年淡泊、心如止水的狀態(tài)。黃公望在他的《寫山水訣》中反對“邪、甜、俗、賴”,在章法上“山頭要折搭轉(zhuǎn)換,山脈皆順,此活法也。眾峰如相揖遜,萬樹相從,如大將軍領卒,森然有不可犯之色,此寫真山之形也?!薄八龈咴?,自上而下,切不可斷脈,要取活流之源?!眱蓚€“活”字,體現(xiàn)出黃公望將山水視為生命,山水、群峰都可以像朋友一樣相互呼應,這種呼應不僅是空間的,也是有情感的,畫家似能感受到他們的呼吸,所以畫作才如此生動。

宋人的畫,追求“我”之外的天地和境界,對于自己的性靈是非??酥频?。而因為歷史原因,元代文人有著較寬松的思想空間,遠塵埃而近煙霞,云、山、水、松、石、澗……種種都幻化成元人筆下的一片清光。他的山水畫不單純是對美學的感受或者是簡單的情緒,而是在自己生命中,自我調(diào)試后的一種本真的狀態(tài)。他山水畫里所蘊含的生命宇宙,也啟迪了后人對在藝術上對于生命的關切。

觀展攻略

1、參觀預約:微信搜索“浙江省博物館”公眾號或小程序進行門票預約,點“參觀預約”選擇浙江省博物館之江館。浙江省博物館始建于 1929 年,緣起于首屆杭州西湖博覽會,初名“浙江省西湖博物館”,1976 年更名為“浙江省博物館”。2023 年 8 月 28 日,浙江省博物館之江館對外試開放。

2、免費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 9:00 - 17:00,16:30 觀眾停止入場,17:00 閉館。周一閉館,遇法定節(jié)假日正常開放,閉館順延至節(jié)后第一天。實名網(wǎng)上預約,可預約 6 天內(nèi)的參觀。每張預約單可預約人數(shù)不超過 4 人,5 人以上需進行團隊預約。

3、“山水之間——《富春山居圖》人文數(shù)字陳列”位于浙江省博物館之江館四樓,為常設展。分為兩個單元“《富春山居圖》”與“道化丹青”。第一單元真跡廳內(nèi),展出《富春山居圖·剩山圖卷》真跡(《富春山居圖·剩山圖》真跡展出至 2023 年 9 月 28 日,之后將進入休眠期,休眠期時將展出復制品。以后每年真跡都將會在館內(nèi)定期展出。)

參考文獻:

[1] 王小紅.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東方博物(第32輯).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9

[2] 浦仲誠.黃公望年譜考略.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22

[3]吳嬌.畫卷背后——《富春山居圖》的八百年往事.傳記文學,2021(09):28-37.

[4]何宇清.千古傳奇的精神家園——《富春山居圖》賞析[J].書畫世界,2021(09):86-87.

[5]周明聰.從一河兩岸到兩岸合一——元代山水畫構(gòu)圖方式與黃公望《富春山居圖》時代意義.中國民族博覽,2021(16):44-48.

圖丨浙江省博物館、蘇皖皖

排版 | 小謝

設計 | 子彤

版權與免責:以上作品(包括文、圖、音視頻)版權歸發(fā)布者【文博時空】所有。本App為發(fā)布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服務,不代表經(jīng)觀的觀點和構(gòu)成投資等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