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中國展(中):刻于國寶重器上的金文,如何變成漢字今體? | 觀展

文博時空2023-08-03 11:18

文博時空 作者 提提 當歷史掀開周王朝嶄新的一頁,一種鐫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威嚴地傳遞著莊嚴的儀式感,將漢字進一步向線條結(jié)構(gòu)靠近,逐步擺脫甲骨文的圖畫感。隨著社會秩序的構(gòu)建,文字使用率的增加,應便捷而生的隸書、今文字階段開啟……

追尋方正之間的中華文明,暑假到來,成都博物館匯集 70 件一級文物的“漢字中國”特展,熱度持續(xù)升溫。今天,漢字中國展系列文章中篇,將走進字體演變的歷程,看古文字是如何發(fā)展成為今天的文字模樣。

漢字中國展以“雷”為例,展示不同字體的寫法

儀式感滿滿的雄渾金文

隨著青銅器進入發(fā)展高峰,上層階級開始在這種象征身份的重器上銘刻鑄文,這樣的文字被稱為“金文”。自宋代以來,人們就關注金文的搜集研究,與石刻一起被稱為“金石學”。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孫華等學者認為,商代后期到西周初期,金文為正體文字,殷墟和周原的甲骨刻辭為俗體,這些甲骨刻辭在此階段后幾乎見不到,是具有時代性的特殊文字。

甲骨是用來占卜的,需將占卜后的一些情況記錄在上,金文鑄在青銅器上,更加正式,顯得更加敦厚、渾厚。細觀其書寫內(nèi)容,金文也比甲骨文多了一份為了傳諸后世的溝通感。

小臣方鼎

一尊來自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將甲骨文和金文聯(lián)系了起來,為一級甲等的國寶級文物,是一件商代晚期的祭祀用具。器內(nèi)壁著有銘文四行二十二字,大意為:商王賞賜其近臣渪地五年的積貯。因此作了這件鼎,置于家廟,用來祭享死去的父親太子乙。

關于這件國寶文物的歷史價值,成都博物館工作人員(以下簡稱“工作人員”)解釋,其記載中的人是商王朝人,在甲骨卜辭中有明確記載。商代青銅器銘文中的內(nèi)容,大多在甲骨文中找不到,這件是極少數(shù)能與相聯(lián)系的之一。

這些文字均為豎排。孫華表示,這樣的習慣,是從秦朝傳承而來。甲骨文給一些觀者造成商代只在甲骨刻字的誤解。實際上,當時的主要書寫載體還有木犢、繒帛(即木簡和絲織品)。正是因為常在木犢上用毛筆寫字,形成漢字最早的豎排書寫習慣。

目前,考古發(fā)現(xiàn)的金文多在商周時代,由于多篆刻在鐘鼎上,別稱“鐘鼎文”。從商代到周代,從尚鬼神走向禮制,治理國家的政治制度發(fā)生了改變。西周崇尚禮制,周王朝為維護統(tǒng)治推行分封制,另伴隨物品的交換加強,漢字開始在中華大地大規(guī)模傳播。

西周金文作為正體,逐漸形成圓潤渾厚的風格,這在展出的一件格仲簋上,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

格仲簋

格仲簋現(xiàn)藏于山西博物院,“簋”相當于今天用的碗,器身上銘文四行 29 字:“唯正月甲午,戎捷于喪原,格仲率追,獲訊二夫,馘二。對揚祖考畐(福),用作寶簋?!敝v述了戎人到了“喪原”這個地方,格仲率領武裝力量,活捉兩個探子,砍掉了他們的頭,因此,作器記功。

季尊

尊是流行于商至西周中期的盛酒器,收藏于寶雞青銅器博物院的西周季尊呈束頸,下腹垂,腹下有四扁形虎足,腹側(cè)有一獸頭鋬。器內(nèi)底鑄有銘文二行六字:“季乍(作)寶旅彝”,表明季尊的主人叫季,在家里排行較小。學者推測季是西周早期魚國的大貴族。

陜西寶雞市扶風縣,被稱作“周原”,它是周文化的發(fā)祥地,也是周人的祭祀圣地,出土了一大批青銅重器。展覽中的兩件重器——史墻盤和興簋,同出自扶風一處微氏家族的青銅器窖藏。

史墻盤,又稱為“墻盤”,出土于陜西寶雞市扶風縣,首批禁止出國展覽文物之一。其腹和圈足分別飾鳳紋和獸體卷曲紋,雷紋填地,圈足有折邊。所鑄文不僅文辭典雅,書法雋美,為西周金文典范精品制作,器主是西周中期周王朝的史官所做禮器,祖先在武王滅商時投奔周王并供職朝廷,后人世襲為史官。

史墻盤

墻盤底部鑄有 18 行銘文,284 字,除末行外,每行都是十五字,通篇除最后幾句都押韻。成都博物館工作人員稱,其為當時標準字體,字形劃一,布局均勻,全文多用四言句式,結(jié)構(gòu)工整。

銘文前段頌揚西周文、武、成、康、昭、穆諸王的功績,后段記敘墻所屬的微氏家族六代的事跡。工作人員稱,墻盤所記述的周王政績與司馬遷的《史記·周本紀》中的內(nèi)容非常吻合,關于微氏家族發(fā)展史部分的內(nèi)容則并不曾見于已知的文獻,填補了西周國史微子家族的一段空白,屬于重要的歷史資料。

十三年興壺細節(jié)圖

展出的這件十三年興壺,同樣出自扶風縣。工作人員稱,在莊白村一號窯藏,共出土了兩件。蓋榫和頸外壁有銘文 56 字,大意為十三年九月戊寅日,父陪同在成周的師徒淲宮入見周王,接受命服的冊賜,這件壺為懿王十三年鑄器。

工作人員介紹,西周時期,周天子經(jīng)常將刻有銘文的青銅器賞賜給各地諸侯,而諸侯之間的交往也常以青銅器為載體,在彰顯王室威儀,強調(diào)禮儀秩序的同時,也促進了漢字的傳播。

最早的統(tǒng)一字體:小篆

秦滅六國前,六國各自發(fā)展出自己的文字。工作人員介紹,秦國地處周國文化發(fā)祥地,更多保留了周的傳統(tǒng),秦系文字也更多保留了西周晚期金文遺風。

公元前 221 年,秦王嬴政借助商鞅變法后一百多年里積攢的力量,并吞六國,江山一統(tǒng),為漢字的規(guī)范、統(tǒng)一提供了必要的政治環(huán)境。公元前 223 年,李斯奉詔整理六國文字,“罷其不與秦文合者”,以秦書為主體,淘汰了通行于其他地區(qū)的異體字,把小篆作為標準文字,通用于公文法令。書同文字,便是秦王昭告天下的文告中,自己最顯赫的功績之一。

春秋初期秦篆的典范為秦公鐘銘文,字畫纖細。秦公鐘共出土 5 件,現(xiàn)藏于寶雞青銅器博物館,展出的秦公鐘甬上裝飾有四條小龍,龍體相互纏繞,舞部飾兩條雙身夔龍,鼓中部飾有相對而立的一對鳳鳥,鐘體內(nèi)側(cè)各有六道調(diào)音槽,銘文 86 字,記載了秦人的開國史,包括先祖襄公“賞宅受國”和文公、靜公、憲公治國安邦的業(yè)績。

秦公鐘

此次展出的國家一級文物——秦始皇二十六年銅詔版,是此次策展團隊第一眼看見展品信息時,就鎖定的文物。這件“深藏不露”的寶貝,此前并沒有得到過多的關注。張寶琳稱:“這次展出,是這件銅詔版首次來到成都。它是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的文物實證,因此成為本次展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物之一?!?/strong>

秦始皇二十六年銅詔版

它現(xiàn)藏于甘肅省鎮(zhèn)原縣博物館,陰文書刻 40 字。銅詔版中的“二十六年”即公元前 221 年,是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之年,銅詔版的內(nèi)容就是秦始皇為統(tǒng)一度量衡而頒發(fā)的文告。這枚詔版上的篆是秦統(tǒng)一文字的見證,也是統(tǒng)一文字后頒布統(tǒng)一度量衡的通用公文法令,是研究秦代書法的現(xiàn)存實物之一,為研究秦時歷史,秦篆書寫風格提供了珍貴的史料價值。

晉公盤

一件來自山西博物院的“晉公盤”,因其活潑、靈動的動物樣式受到關注。它是 2600 多年前,晉文公重耳為女兒孟姬特制的陪嫁品。盤上雕有烏龜、鱉、蟾蜍、青蛙、魚、水鳥、龍七種動物,共計 36 只。絕妙的是,19 個圓雕動物均可作 360 度旋轉(zhuǎn),水鳥的上喙與頭部并非一體,鳥嘴可以開合,鱉頭也能自如伸縮。

晉公盤內(nèi)壁的七處銘文共 183 字,詳細記載了晉文公長女孟姬嫁楚史實,清晰呈現(xiàn)了“春秋五霸”晉文公時期的晉國盛世氣象。

隸變催生漢字五體

小篆曲線多,為了便捷使用,人們開始簡化小篆,隸書應運而生,這過程被稱為“隸變”,這也是漢字的今文字和古文字的分水嶺。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著名語言文字學家王寧認為,小篆是線條構(gòu)成的,描畫很慢,隸書出現(xiàn)了筆畫。筆畫和線條的不同是,它有起有落有順序,書寫速度加快。

隸書在秦代作為實用“手寫體”的使用痕跡,在展出的里耶秦簡上有所反映。其發(fā)現(xiàn)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里耶鎮(zhèn)里耶古城,出土的簡牘約有 20 余萬字,字體屬古隸,記載了秦代典章制度,行政設置,軍事動態(tài),民族關系,當?shù)厮牡惹闆r,是標準的秦代官方文檔,極大地增添和充實了秦代的歷史文獻和檔案資料。所書文字絕大多數(shù)為古隸書,鮮有官方頒布的小篆字體。它的發(fā)現(xiàn),與《說文解字》中隸書屬“秦書八體”相互印證,實證秦隸以便捷的書寫方式被秦廣泛使用。

東漢是隸書發(fā)展的高峰時期,全國不少地方遺留下東漢隸書文字的石碑和摩崖題刻,當時的官定隸書書法,可從展出的一塊《熹平石經(jīng)》殘塊上管窺。

《熹平石經(jīng)》

《熹平石經(jīng)》為漢靈帝詔令蔡邕等人校正儒家經(jīng)典,將儒家七經(jīng)(《魯詩》、《尚書》、《周易》、《春秋》、《公羊傳》、《儀禮》、《論語》)抄刻成的石書,刻成46塊石碑,立于洛陽太學堂前,是中國最早的官定儒家石刻經(jīng)本。

隨著隸書的流行,古文字篆書的認知度逐漸退化。為便于讀書人對照校對不同字體的儒家經(jīng)典,公元 241 年(三國魏齊王曹芳正始二年),繼《熹平石經(jīng)》后,洛陽南郊太學講堂西側(cè),又建立起第二部石經(jīng),因碑文每字皆用古文、小篆和漢隸三種字體寫刻,被稱為《三體石經(jīng)》。內(nèi)容為《尚書》、《春秋》和部分《左傳》。立于太學前,供天下學者觀摩學習,三種字體的經(jīng)文范本,在當時起到了示范作用。

《三體石經(jīng)》

漢字的隸變過程中,有了橫豎撇捺,也形成了漢字的方塊字形態(tài)。擁有四百年歷史的漢朝,文化得以長足發(fā)展,寫字這件事,越發(fā)融審入美意趣。于是,快捷、靈動、氣韻等書寫追求,催生出草書、行書、楷書。三國時期,著名書家鐘繇接著改進,寫成《宣示表》,成為隸書向楷書演變后的典范之一。爾后,著名書家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為楷書確立了典則楷式,流行起來,在當時被稱為“真書”,后人多以這種字體作為書法學習的楷模,便稱之為“楷書”。

觀眾觀看電子模擬的碑文

楷、隸、行、草、篆,典型的漢字五體,詮釋出文字線條的多面藝術感,代代書家結(jié)合時代風尚、自己的個性,留下各成風格的墨寶。漢字中國展系列下篇,我們將走進書法家的精神世界,領略書法的魅力。

更多文物圖片

陳淳行草宋之問《秋蓮賦卷》

帶皮青玉刻詩三友圖筆筒

講經(jīng)畫像磚

劉墉行書五言聯(lián)

馬家窯文化彩陶符


觀展攻略

成都博物館內(nèi),投屏講述漢字歷史       

展覽現(xiàn)場

“漢字中國——方正之間的中華文明”位于成都博物館一層特展廳。作為成都博物館建館以來規(guī)格最高、珍貴文物占比最高的文明史詩重磅大展,熱度持續(xù)升溫,盡管參觀時間延長至 18 點半,甚至在周五、周六延長至 20 點,仍需提前數(shù)日,在官方微信公眾號上預約。

本次展覽即以源、遠、流、長四字構(gòu)建講述脈絡,見字剖意,釋讀萃圖成字之“源”、文以載道之“遠”、福澤廣布之“流”、文脈綿延之“長”。

在展廳一側(cè),趣味游戲同樣值得打卡。游戲以連連看的形式,帶領讀者認識同一個字的現(xiàn)代文、甲骨文、金文形態(tài),體驗漢字形態(tài)的變化和歷史的悠久。

圖片 | 提提

排版 | 小謝

設計 | 子彤

版權與免責:以上作品(包括文、圖、音視頻)版權歸發(fā)布者【文博時空】所有。本App為發(fā)布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服務,不代表經(jīng)觀的觀點和構(gòu)成投資等建議
  • 地址:北京理工大學國防科技園2號樓4層
  • 郵編:100081 電話:4001560066 傳真:86-10-88510872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0910566
  • 舉報郵箱:jubao@eeo.com.cn
  • Copyright @ 經(jīng)濟觀察網(wǎng) 2001-2022
  • 京ICP備18019893號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8547號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 (京)字第12950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 B2-20196208
  • 京網(wǎng)文(2019)4644-48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