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隨筆|說局限

吳重生2022-07-14 23:22

(西湖秀水如光染  朱燕鋒 攝)

吳重生/文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浦江縣文化館舉辦國畫培訓班,請來授課的老師是方增先、吳山明等名家,可惜我沒有出現(xiàn)在培訓班的聽課席上。雖然我從小喜歡畫畫,但父母從未想過要送我去培訓,這是他們思想認識上的局限性。

我們看一個人要歷史地看,客觀地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歷史局限性。正是因為發(fā)現(xiàn)父母身上的不足,子女才可能超越父母。就像對于快樂和幸福的理解,都是一種個人的感受,與他人無關。昨天下午碰到的兩位在省報理論部工作的90后女生,渾身洋溢著青春朝氣和樂觀向上的精神,因為她們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思想篤定,心緒安寧。我相信每一位正在經歷“思想流浪期”的年輕人,只要到達“工作穩(wěn)定,目標明確”的階段,也會像這兩位90后女生一樣,走出困惑和迷惘,進入情緒的穩(wěn)定期。

我們說每一個歷史人物,都有其局限性,因為他們所處的時代不同,環(huán)境不同,文化氛圍不同。我們不能以今天的標準來衡量古人。同樣的道理,現(xiàn)在的孩子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很強,但不能據(jù)此要求父母也跟自己一樣,對日新月異的科技有著敏銳的嗅覺,對一些新的觀念能夠毫無保留地接受。

俗話說:“人貴有自知之明”。很多人是沒有自知之明的,這是他們在思想認知上的局限性,這種局限性,會影響一個人的生活、工作和事業(yè)。局限的本義是指限制在狹小的范圍內。孫悟空在地上給唐僧畫了一個圈,讓他在圈內等自己化緣回來。這個地上的圈應該是物理意義的圈,而更多無形的“圈”存在于我們的腦子里。一個人有一個人的際遇,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風貌。只有真正認識到自身和他們思想觀念的局限性,我們才能客觀地看待自己,看待他人并且審視世界,才不會患得患失怨天尤人。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事物。宇宙雖然浩瀚無窮,但每一個星球都有自己的邊界。

有一句話這么說:“一個人永遠無法賺取他認知范圍之外的錢”。一個人,由于其所處的歷史發(fā)展階段的原因,必然造成思想認識上的局限性。局限性是客觀存在的,但我們的認知水平可以通過不斷地學習得以擴大。認識到自身的局限性并不是要我們臣服于它,而是要盡可能地提升自己,使自己能夠跳出認知的窠穴,站在高處俯瞰山川大地,明白每一條河流的走向,以期盡可能地少走由于局限性而導致的“彎路”。


                          

2022年7月14日晨6時寫于北京

版權與免責:以上作品(包括文、圖、音視頻)版權歸發(fā)布者【吳重生】所有。本App為發(fā)布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服務,不代表經觀的觀點和構成投資等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