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隨筆|說借力

吳重生2022-05-03 10:34

(云水謠    張宇 作)

吳重生/文

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想做事,會做事,能做事,需要學會借勢借力,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資源,讓“外力”為我所用。

在借力方面,古人有著深刻的認識,如“借雞生蛋”“借船出?!钡瘸烧Z,語義樸素,一看就明白。荀子在《勸學》中,更是將“善假于物”者比喻為“君子”:“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p>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許多善借力、巧借力的例子。如前一天晚上,將水和五谷雜糧放進燉鍋里,調到自動檔,讓燉鍋工作,你自己安心睡覺,第二天一早醒來,五谷雜糧粥已經燉好了。再比如吃早飯的時候,你把前一天的換洗衣服扔到洗衣機里,打開洗衣機開關,讓洗衣機工作,你自己安心吃飯。當你早飯吃好,衣服也洗好了。上班前把衣服曬到陽臺上,讓白天的陽光“工作”,等你下班回家,衣服已可收進來放進衣柜了。

以前,我在給浙江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大學生講課時,曾對“記者”這個名詞作如下解釋:“記者不僅僅是現(xiàn)場記錄者,更是資源的發(fā)現(xiàn)者和整合者?!痹趺礃硬拍苷腺Y源呢?就是要借助各種力量。

某地有一家大型圖書館,因藏書豐富而聞名。根據(jù)規(guī)劃,圖書館有一年要搬家,從舊館所在的地址搬到新館去,結果一算,搬運費要幾百萬,遠遠超出了館里的預算費用。怎么辦?館長靈機一動,在報上登了一個廣告:從即日開始,每個市民可以免費從圖書館借10本書。結果,許多市民蜂擁而至,沒幾天,就把圖書館的書借光了。借書時,每個人都領到了一張書面通知,上面寫著還書地址。毫無疑問,這正是新館的地址。就這樣,圖書館不花一分錢的搬運費,借用讀者的力量搬了一次家。

有一年,我?guī)ш牳疤旖虿稍L,從事建筑行業(yè)的旅津浙江鄉(xiāng)賢方建標總經理給我講了一個故事:改革開放初期,浙江一個民工和內陸省份的幾位民工一起到天津的建筑工地上打工,因為沒什么文化,他們只能干“搬磚”這種粗活,完全靠體力賺錢。搬磚的流程很簡單,從甲地搬到乙地,手手相傳。包工頭給他們付計件工資,看起來很公平:搬得多,賺的錢就多;搬得少,賺的錢就少,年底結賬走人,兩不相欠。第二年開春,那位浙江籍民工帶來三個幫手,他自己除了搬磚,還當起了小組長,給三個幫手派工,承包了一部分搬磚任務。到了第三年,這位浙江籍民工已經成了一個小包工頭,由搬磚者成了管理者,輾轉了多個工地之間,而與他同一年到達天津的那幾位內陸省份的民工,依然在工地上搬磚。

這位浙江籍民工給了我們很深的啟示:很多成功者并不是他的能力有多強,而是他能整合更多的資源。任正非在華為新員工入職培訓座談會上指出,“新員工要有開放的心態(tài),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進,哪怕只前進一毫米,也是功勛?!闭驹谇叭说募绨蛏?,就是借助前人的力量。人類的文明就是繼往開來、代代傳承的結果。

現(xiàn)在年輕人的自主意識很強,做什么事都想依靠自己的力量,通過努力來證明自己。這種想法無可厚非。然而,依靠自己不等于一個人單打獨斗,能夠借力于他人,不正是證明自己有能力嗎?

“嚴是愛,寬是害”。真正愛子女的父母,是不會時時、事事為孩子代勞的。對此,臺灣作家劉墉在《靠自己去成功》一書中作出了回答。在這本書里,作者既是一位慈父,又是一位嚴父:他從怎樣規(guī)劃睡眠、怎樣利用時間、怎樣得體穿衣、怎樣訓練寫作這些切實可行的小事情談起,在怎樣克服恐懼、焦慮等方面為年輕讀者提出建議,也教他們如何正確地看待勝敗和死亡這些人生的重大課題。

年輕人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強,父母的人生經驗比較豐富,雙方取長補短,協(xié)力同心,則于家有福,于己有利。


2022年5月3日晨6時寫于北京儲云樓北窗

版權聲明:以上內容為《經濟觀察報》社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經濟觀察報》社所有。未經《經濟觀察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否則將依法追究相關行為主體的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致電:【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