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禁止入?。∵@座酒店歡迎所有獨立女性

鳳凰網(wǎng)文化讀書2024-05-14 14:25

一百年前,不愿意只做女兒、妻子與母親的“新女性”,有辦法掌握自己的人生嗎?如果她恰好身在紐約,那么這里有一個為她量身定做的好去處:巴比松大飯店——一座只允許女性入住的高層酒店式公寓。

在這里,抱負滿滿的女性藝術(shù)家、演員、音樂家和時裝模特們都擁有她們自己的房間,這里是女性主義的理想鄉(xiāng)。歡迎來到巴比松大飯店,走進20世紀紐約的中心地帶,見證非凡女性的傳奇人生。

本文摘編自《巴比松大飯店》,經(jīng)出版社授權(quán)推送。小標題為編者所擬,篇幅所限內(nèi)容有所刪減。

01

“永不沉沒的莫莉·布朗”

“新女性”是在19世紀的最后十年姍姍而來的。這位女士不愿意只做女兒、妻子與母親。她想要走出家門,探索外面的世界;她想要獨立;她想要從壓在自己身上的一切重擔中解放出來。人們會看到她在街上騎腳踏車,身穿燈籠褲,襯衫袖子鼓著風,正在去往某地的路上。

作家亨利·詹姆斯用“新女性”來描述在歐洲獨立生活,不受故鄉(xiāng)種種條框約束的美國富裕女性僑民,并將這個詞推而廣之。不過這個概念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做一名“新女性”意味著要掌控自己的人生。

首先出現(xiàn)的是“吉布森女郎”,算是“新女性”的“小妹妹”。她們階層中上,擁有飄逸的秀發(fā),該豐滿的地方都很豐滿,但腰部緊緊裹著天鵝嘴束身衣,令身體不由自主地朝前傾斜,仿佛永遠在行動當中,永遠在做著向前的打算。接著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婦女贏得投票權(quán)、“咆哮的二十年代”,吉布森女郎離場,讓位給了更狂野版的自己:新潮女郎。

這位“小妹妹”扔掉了緊身衣,會喝酒、抽煙、調(diào)情,還能做出更出格的事情。她們笑得放肆,熱情四射,著裝暴露得過分。但不管你愿不愿意聽,新潮女郎們都在向所有人清晰地表達著:新女性已經(jīng)平民化了。蔑視對女性的傳統(tǒng)期望,不再是那些有錢有閑階級的特權(quán)。如今,女性,一切的女性,都在勇敢走出去探索世界。

早先,有人據(jù)理力爭,列出女人需要待在家里的種種理由,戰(zhàn)爭和女性選舉權(quán)在這些論點上戳出了漏洞?,F(xiàn)在該輪到全世界調(diào)整適應了。正是在這種精神的指引下,1927年,巴比松女子俱樂部公寓式酒店建成。

巴比松的第一批住客中,有一位是“永不沉沒的莫莉·布朗”。她因為在“泰坦尼克號”海難中幸存而聞名。男人們沒有擔當?shù)臅r候,是這位女士鼓起勇氣,拼命劃船。現(xiàn)在她坐在自己巴比松大飯店房間里的小書桌前,手里握著筆。

那是1931年,莫莉·布朗[真名叫瑪格麗特·托賓·布朗]已經(jīng)63歲,年輕貌美成為過去時,體重超標,各種細節(jié)都不怎么經(jīng)看了,古怪和浮夸的時尚感也略微顯得有些滑稽。但莫莉·布朗根本毫不在乎。她身上仍然帶著第一代新女性的自信昂揚,她也很清楚,不管別人怎么說,她已經(jīng)把自己的旗幟牢牢地插在了這個新世紀。

眼前這封信寫給在丹佛的朋友,她暫時停筆,從巴比松的窗口望出去,2月的天空陰冷凄涼,讓她想起那天晚上的天空,當時“泰坦尼克號”開始側(cè)翻,速度遠超過她的想象。

那還是1912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的兩年,現(xiàn)在看來已經(jīng)完全是另一個時代了。

當時莫莉·布朗與她的朋友們,著名的阿斯特夫婦,一起去埃及和北非旅行。她的女兒當時在巴黎索邦大學念書,與她在開羅會面。母女倆一起穿著英王愛德華時代繁復的服裝,一人坐一頭駱駝,擺出姿勢,拍下“到此一游”的紀念照,獅身人面像和金字塔在她們身后影影綽綽。

莫莉同女兒返回巴黎,但聽聞家中的孫子生了病,她迅速在阿斯特夫婦乘坐的同一條船上訂了個艙位。那條船叫作“泰坦尼克”。

這不過是在船上的第六夜而已。她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正舒舒服服地躺在自己的頭等艙里看書,突然聽到一聲巨響。她被震下了床。但作為一個經(jīng)歷過很多狀況的旅行者,即便在注意到引擎已經(jīng)停止工作時,她也沒多想。直到來自費城的金貝爾百貨采購員詹姆斯·麥高夫如地獄使者一般出現(xiàn)在她窗前,揮舞著雙臂大吼大叫“帶上你的救生衣!”,她才把衣服一層層穿好,走了出去。

盡管已經(jīng)有人如此警告,莫莉還是在甲板上遇到很多不愿意登上救生艇的天真人士。她努力勸說和自己同在頭等艙的女乘客們登艇,直到自己也被“泰坦尼克號”上的一名船員毫不客氣地扔到了其中一艘上面。救生艇駛離巨輪時,她聽到了槍響:那是軍官們在朝下層甲板上的人們開槍,后者正不顧一切地跳上為富人準備的救生艇,有些小船不過半滿,便已開始駛離。

黑暗之中,6號救生艇在海浪中上下起伏,莫莉驚恐地看著眼前的一切。她周圍的人都在朝仍在“泰坦尼克號”上的親人、愛人們哭喊,而海水逐漸吞噬了那艘巨輪,直到它完全不見,消失,整個沉沒。其他一切都已徹底沉寂,但尖叫聲仍四下響起。

正值夜晚,海上一片漆黑,6號救生艇上有兩位先生,但他們完全不中用,這讓大家的無助變得更為強烈。對他們無比鄙視厭惡的莫莉·布朗挺身而出。她指揮大家劃船,激發(fā)他們的求生意志,把自己的衣服一層層脫下來,讓給那些當時反應沒她那么快的人。

大約在黎明時分,救生艇被“卡爾帕西亞號”救起;數(shù)日后,她和同船的幸存者們駛?cè)爰~約港。那時,一向熱衷于社會活動的莫莉,已經(jīng)建立起幸存者委員會,并擔任主席,還為委員會中的貧困人士募集到了一萬美元。她給自己的丹佛代理律師發(fā)去電報:“水況良好,行駛順利。海神對我實在仁慈,如今我高枕無憂?!焙I駥λ呐笥眩s翰·雅各布·阿斯特四世就沒那么仁慈了,這位“泰坦尼克號”上最富有的男人不幸罹難。

一直到將近二十年之后,“永不沉沒的莫莉·布朗”才入住了巴比松的客房,夜空仿佛還是那個夜空,但世界已經(jīng)是日月?lián)Q新天。

“一戰(zhàn)”是很多劇變的催化劑,但對莫莉個人來說,與世界變化同樣巨大的,是她與丈夫詹姆斯·約瑟夫·布朗的分居。兩人已經(jīng)分道揚鑣:他是個好色之徒,她則是個社會活動家。她是個女權(quán)主義者,一個兒童保護倡導者,一個工會支持者,那時候這些身份都還沒有成為被人追捧的時尚。

詹姆斯·約瑟夫有愛爾蘭血統(tǒng),白手起家,靠淘金成為百萬富翁。他和莫莉共同擺脫了貧困,獲得了巨大的財富,在丹佛的上流社會贏得了一席之地。夫妻倆分居后,1922年詹姆斯·約瑟夫去世,沒有給家人留下遺囑,致使大家為此爭吵不休長達五年;丹佛的上流社會和莫莉的孩子們都對莫莉置之不理。

但這種情況只不過激起她早前對舞臺的夢想。莫莉·布朗迷上了法國傳奇演員莎拉·伯恩哈特,移居到巴黎學習表演,參演了《威尼斯商人》和《安東尼與克里奧佩特拉》。她智慧與活力兼而有之,即便已經(jīng)年近花甲,在那里卻依然能得到欣賞與崇拜。很快,她獲得了“智慧巴黎之無冕女王”的美譽。

無論莫莉·布朗的神話被傳得多么夸張,她的魄力都無比真實。她曾經(jīng)這樣描述自己:“我是冒險之女。這就意味著,我從未經(jīng)歷過哪怕一刻沉悶,也隨時為任何不測做好心理準備。我從不知道登上一架飛機,它是否會墜毀掉落;去開車,爬電線桿,在黃昏時分散步……會不會一身狼狽地躺在救護車里回來。我是寧可選擇斷然離世,也不愿悄然偷生的人?!?/p>

莫莉·布朗絕非“新潮女郎”,遠非其類,即便她如果再年輕一些,那種冒險精神可能會讓她躋身“新潮女郎”之列。但她并非年青一代,她對“新潮女郎”抱有反感,這些爵士時代的年輕女性似乎只用一個方面來定義自己,而那正是莫莉·布朗與她的同代女性努力爭取的來之不易的勝利:性解放。

即便如此,莫莉·布朗從巴黎回到紐約時,還是決定住在巴比松大飯店,和那些她公開表達過反對,卻很可能十分理解其精神內(nèi)核的年輕女性分享同一個屋檐。她選擇住在這里,是因為她和她們一樣,想要測試一下不同版本的自己,而巴比松正是做這種事情的好地方。

莫莉?qū)@里的住宿條件很滿意。她把巴比松的宣傳冊寄給丹佛的一位朋友。宣傳冊上做了很多標記,甚至還有污損之處,她以此來描述自己在紐約的新生活。“每個房間甚至都有一臺收音機呢!”她寫道。

這里,濃黑墨水圈出的是西北面角樓,里面嵌了個磚砌的露臺,能俯瞰列克星敦大道和第63街交會的拐角。里面是她的套房,巴比松最好的房間之一。但即便如此,這里也很樸素,和酒店里其他的普通房間差不多,有一張窄小的單人床、一張小書桌、一個五斗櫥和一把小小的扶手椅。躺在床上就能伸手開關(guān)門,要把東西放進梳妝臺,你幾乎也不用起身。這也許只是一個陋室,但在莫莉·布朗寫給朋友的信中,她說自己把這個房間當成“工坊”,“各種東西一直堆到天花板”。

她還圈出了更遠處的一扇哥特式窗戶,在巴比松塔樓的第19樓,那里就像是“長發(fā)公主”的城堡,里面有很多新晉藝術(shù)家的工作室:在這個有著挑高天花板的隔音室里,莫莉會唱起她的詠嘆調(diào),一練就是幾個小時。

她寫道,這是演奏室,寄宿在此的藝術(shù)家與未來藝術(shù)家們會在這里舉行音樂會。酒店意大利風格的大堂和夾層是她和朋友們打牌的地方。而她參加的讀書俱樂部聚會則在鋪了橡木板的圖書室舉行。(她最可能參加的是飛馬團的讀書會,這個文學合作社的成員聚集在巴比松,“通過為作家提供公開展示作品的機會,并在理智、公平與建設性批判的氛圍中進行相關(guān)討論,達到鼓勵表達精神成就的目的”。)

除了上門看診的注冊醫(yī)生、水管工和電工,所有男人都嚴禁進入任何地方,只有大堂與18樓的會客室并非禁地。只要和約會對象一起,男人便可獲得去往18樓的通行證。

酒店的正門位于第63街,一樓底商共有八家,都在這個位于街道交會處的建筑偏列克星敦大道的那邊,包括干洗店、理發(fā)店、雜貨店、襪子店、女帽店和一家道布爾戴出版社的書店——某個階層的女性可能需要的一切都囊括其中了。每一家店在酒店內(nèi)部都設有專門的入口,就在一條小走廊邊上。因此,莫莉·布朗如果不愿意,就不用費神到街上去。

02

現(xiàn)在,輪到世界適應“新女性”

巴比松在三年前才開業(yè),那時的紐約正處于轉(zhuǎn)型中期。建筑熱潮正如火如荼,人們在有目的地除舊布新。輿論宣稱,多年來,曼哈頓的擴張是草率的、無意識的、不合邏輯的,但這一切仍然有機會撥亂反正。屬于過去幾個世紀的建筑將被夷為平地,來烘托雄心勃勃走在機械化道路上的新的20世紀;公寓與低矮的建筑將讓位給精心規(guī)劃的塔樓,它們高聳入云,展現(xiàn)著裝飾風藝術(shù)的輪廓。

20世紀初的建筑,新得就像掙脫了傳統(tǒng)約束的新女性。針對19世紀的紐約,批評家們譴責在整個曼哈頓“蔓延開來的褐色‘罩子’”,由此形成了一片“單調(diào)乏味的褐石建筑”的海洋。

今天備受珍視的褐石建筑,看上去那樣古色古香,富有歷史積淀,在那時卻被視為城市瘟疫。城市規(guī)劃者們指出,他們不能再重現(xiàn)“新阿姆斯特丹的舊荷蘭時代”那種歡快與色彩沖擊,不能再重現(xiàn)那些“紅瓦屋頂,有著花毯風格圖案的磚墻和令人心情愉悅的上漆木工作品”,卻可以創(chuàng)造出一個新的世紀和其標志性的外觀地標:摩天大廈。

建筑熱潮一浪高過一浪。1926年,羅德夫·肖洛姆猶太會堂將曼哈頓第63街和列克星敦大道交會處的產(chǎn)業(yè)以8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這里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猶太會堂之一,很快就被最早的女子公寓式酒店取代,猶太會堂則要遷往紐約上西區(qū)。

肖洛姆會堂已經(jīng)在此地矗立了五十五年,那時,猶太移民會眾從下東區(qū)的公寓房遷出,搬進曼哈頓中心區(qū)和上東區(qū)的新家,會堂也跟隨他們一起遷址?,F(xiàn)在,它又一次跟隨會眾,離開了這個正在迅速發(fā)展建設的地區(qū)——此前規(guī)模最大的工程是1918年鋪設列克星敦大道線的地鐵,從第42街的中央車站一直延伸到第125街。

會堂結(jié)束了自己在紐約上東區(qū)長達半個世紀的駐扎歷史,年長的信徒們登上舞臺,紀念這一變遷時刻。97歲的內(nèi)森·布克曼夫人和91歲的伊薩多·福斯從13歲行入教禮以來就一直是該會堂的會眾,她們莊嚴地登上舞臺,看著臺下的教眾——這些正直的紐約人,他們的父母輩與祖父母輩曾是下東區(qū)的德國猶太移民。他們向19世紀告別了。而巴比松將迎接20世紀,說“你好”。

在第63街和列克星敦大道交會處修建猶太會堂,是為了滿足會眾不斷增長的需求。而如今計劃用其他空間將其取代,也正是在適應全新的需求。

“一戰(zhàn)”解放了女性,1920年,《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第十九條修正案通過,把她們送上了獲得政治權(quán)力的道路。同樣重要的是,“一戰(zhàn)”還促使職業(yè)女性變成更引人注目和更被接受的人群。

申請上大學的女性人數(shù)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盡管婚姻仍然是很多人的終極目標,但文職工作已經(jīng)開始將“新潮女郎”生活的多彩魅力——如充斥著消費主義的城市生活[去布魯明戴爾百貨公司購物!在德爾莫尼科軍官俱樂部的餐廳吃飯?。荨c一種尚可接受的婚前培訓相結(jié)合。

曾經(jīng),文書工作是年輕男人職業(yè)晉升之路上的墊腳石,但現(xiàn)在,成千上萬的女性涌向曼哈頓,進入那里每年都會新建的摩天大樓,到大樓的辦公室中去工作。于是秘書工作不再有晉升希望;相反,它經(jīng)歷了重塑,成為年輕女性的一個機會,能錘煉“辦公室妻子”的技能,同時掙一份薪水,在婚前過一段短暫的獨立生活。

這個新世界的新秘書們,要為她們的老板“盡力做到像他父親那一輩早已成為歷史煙云的妻子一樣”,《財富》雜志如此宣稱。她們要把老板的信件轉(zhuǎn)錄成打印格式,為他們做會計出納,帶他們的女兒去看牙醫(yī),還要在必要的時候為他們加油打氣,讓他們自信滿滿。

但新女性也因此得到了一些回報:得到公眾認可的獨立生活的權(quán)利,以(一定程度的)性感展現(xiàn)自己,盡情消費,體驗城市生活的興奮刺激,獨立自主地進入公共空間。

要做到以上這些,她就需要有個住處。 老式女子寄宿公寓——早期在紐約生活與工作的單身女性的選擇——已經(jīng)是舊時代的東西了,現(xiàn)在被人嗤之以鼻。 用《紐約時報》的話說,一想起這種地方,就會想起“馬鬃沙發(fā)”和“總是揮之不去的燉牛肉味兒”。

這樣的地方還和工人階級聯(lián)系在一起,而新一代的中上階層職業(yè)女性們想要住得更好。同時,她們也不想被住處的清規(guī)戒律束縛,或接受紆尊降貴的慈善(很多為寡婦、女工與被社會遺棄的女性提供服務的老式寄宿公寓,背后的動機都是善意的,但也暗含著貶低意味),不想這些也成為居住體驗的一部分。而且住宿地址是重要的——非常重要。

不過,即便她們能對不符合標準的簡陋房間、讓人渾身發(fā)癢的馬鬃和又干又柴的牛肉視而不見,這些寄宿公寓也根本不足以容納涌入紐約城的大量年輕女性。解決問題的辦法,必須是矗立云霄的高層公寓式酒店。

19世紀末以來,無論是對于家庭還是單身人士,長住酒店一直是流行的生活方式?!霸诔鞘欣铮瑹o論你有多少錢,修建大理石宮殿也已經(jīng)不再符合人們的品位,”當時的一位社會評論家寫道,“相反,人們會選擇住在酒店里?!?/p>

公寓式酒店的房間規(guī)格不一,有為鍍金時代富得流油的富人們準備的宮殿般的豪華套房,也有為奮斗時期的單身人士準備的實用性很強的房間。對這種公寓式酒店的舒適度,人們可謂吹毛求疵,十分關(guān)注。

較為樸素的公寓式酒店會有定制家具,故意比標準尺寸小一些,更容易安置在小空間,讓酒店房間顯得大一點。房間內(nèi)的單人床沒有床尾板,床頭板的高度也被降低,制造一種空間較大的錯覺。出于同樣的原因,家具還被磨成圓角。

而比較富麗堂皇的那一類公寓式酒店,房間里的家具都是昂貴的18世紀古董復制品,壁爐也是常見配置。華爾道夫酒店在建設過程中,曾在建筑工地外的一個倉庫里搭建過展示樣板間和走廊,供大家從里到外地了解酒店的一切,從墻面顏色到水龍頭,更不用說地毯、窗簾和櫥柜等配置。

負責整體搭建的華爾道夫酒店室內(nèi)設計顧問查爾斯·薩比斯夫人會對樣板間進行研究,表示接受或拒絕:只要她一聲令下,就會拆掉一個樣板間,建起另外一個。薩比斯夫人給有些套房配置了從約克郡莊園淘來的珍貴英格蘭木制品,也在思考一個永恒無解的問題:“漆面屏風或明朝的罐子是否正好適合一個具有安妮女王風格的房間?”

有一點很重要,這些高端公寓式酒店房間的風格必須彼此不同——這些可不是一個模子里印出來的連鎖酒店。

公寓式酒店的迅速崛起,在很大程度上要歸結(jié)于房地產(chǎn)行業(yè)的一個漏洞:《1901年公寓住宅法案》免除了對紐約市無廚房公寓建筑的高度與防火限制。無論原因有多么不合理,法案帶來的效應都帶有絕對的吸引力,因為誰不愿意住在一個能提供全面服務的酒店里呢?

而且,即便你沒有住在里面,至少也可以在每周日上午的“那些影片”中想象這種生活,在讓大眾瘋狂的“瘦子”系列電影的最新一部中,威廉·鮑威爾瀟灑地游蕩于地下酒吧與公寓式酒店之間——這個醉醺醺的人快樂地穿越城市,手上拿了一杯雞尾酒。

1903年,紐約酒店經(jīng)營者希米恩·福特(曾針對其中的差異發(fā)表過一個精辟的聲明:“我們有適合優(yōu)秀人士的優(yōu)秀酒店,適合良好人士的良好酒店,適合普通人士的普通酒店,和一些適合流浪人士的流浪酒店?!币虼耍粋€新酒店類別的出現(xiàn)只是時間問題:適合女性的女性酒店。

03

年輕女孩的“夢想之地”

真正讓全美國浮想聯(lián)翩的,還是巴比松大飯店。

全國各地決心給自己的紐約夢一個機會的年輕女子,都會把這里作為首選。阿勒頓酒店和AWA酒店的目標客戶群都是職業(yè)女性,巴比松則瞄準了另一類客人。

她是不能告訴父母自己想要畫畫的名媛;她是夢想登上百老匯舞臺的俄克拉何馬售貨員;她是那個18歲的女孩,告訴未婚夫自己很快就回來,但先要去上打字課。

這家酒店將呈現(xiàn)出與其他同類酒店完全不同的個性,成為一個充滿魅力、欲望與年輕女性雄心壯志的地方。

阿勒頓酒店即將完工,威廉·希爾克的目標已經(jīng)變成要把女性氣質(zhì)與她們新贏得的獨立結(jié)合起來。他宣稱,正如現(xiàn)代女性的服飾已經(jīng)擺脫了維多利亞時代繁復笨重的荷葉邊,追求一種“極致徹底”的簡約,她們在巴比松的生活空間也需要“反映向女性展開的更宏大的生活”,同時要牢記,女人“絕沒有失去其女性特質(zhì)”。

希爾克設想中的巴比松是這樣的:23層樓,720個房間。他宣稱,酒店的外觀將具有陽剛之氣,體現(xiàn)在具有北意大利學派風格的建筑中,男人為了鍛煉智識與體魄所要求的一切,都要在其中配備齊全——游泳池、健身房、屋頂花園、教學室與圖書館。 但在室內(nèi),巴比松的內(nèi)核,那些男人看不見的房間將是“高度女性化的閨房”,色彩“雅致清新”,家具陳設是法國當代風格。

和之前的同類酒店一樣,巴比松的設計也將圍繞著后婦女參政時代對家庭生活的再思考,以及開發(fā)商對最大化生活空間的基礎渴望展開。 這種設想的結(jié)果,是狹長的走廊上一排排的私人房間,其中穿插著共享會客室、圖書館與洗衣房。

酒店最初的名字是“巴比松女子俱樂部公寓”。希爾克承諾,開業(yè)時間將在1927年“10月15日當天或前后”。的確,印刷好的廣告在9月就開始出現(xiàn),宣布自9月15日起客人可申請入住。

巴比松的特色之一,是每間房都配了一臺收音機——莫莉·布朗入住時,這將讓她非常高興。最低房價是一周10美元。巴比松由專業(yè)的穆奧建筑事務所設計,完工于1928年2月,比原計劃推遲了幾個月。

無論遠看還是近看,巴比松都是一棟宏偉的建筑:高聳的大樓,四個角上分別有一座巨大的角樓,像漸進的臺階,逐漸延伸至最高處。外墻磚塊的選擇有色彩與光影的漸變感,從鮭魚紅慢慢過渡到淺紅色,排列成多種多樣的圖案,點綴了中性的石灰石,充滿藝術(shù)考量。

第19層的西側(cè)有間很大的陽光房,功能是休息室,家具陳設頗具品位,其上為各種大學俱樂部保留了專屬房間。陽光房正下方的第18層是個視野開闊的涼廊。酒店完工以后,《建筑論壇》立刻指出,巴比松的大部分細節(jié)雖然都具有哥特式風格,卻是一種“羅馬式的哥特”。

拱形大窗賦予了巴比松一種浪漫與神圣的感覺,避免了一些新摩天大樓的“機械感”。住客們在云端漫游屋頂花園,透過拱形游廊窺視,能看到建在不同角度上的一扇又一扇的圓頂窗,有嵌入的退臺,也有陶土色的陽臺。這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起哥特式的城堡,飛一般的箭矢從那一個個拱形的開口處射出。

酒店的外觀低調(diào)簡約,甚至含有俏皮戲作的成分,然而,大堂和夾層卻可以用“繁復的意大利風格”來形容??腿诉M入巴比松大飯店,會迎面看到一個內(nèi)嵌的中庭,奢華的當代風,其設計靈感來自意大利文藝復興和宏偉的意大利鄉(xiāng)村別墅。

這個空間色彩豐富,紋理多樣,圖案精巧。彩繪天花板、花紋地板、紋飾藝術(shù)風格的欄桿柱和扶手,以及古典主義風格的軟墊家具,都給人帶來完全的沉浸式體驗。在這個兩層樓高的空間內(nèi),多株盆栽、一盞枝形吊燈和微妙的燈光把氛圍烘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讓人覺得置身某個宏偉意大利別墅的露天庭院之中。

大堂之上那個夾層,可供巴比松的年輕女士們從高處俯瞰,尋找約會對象。她們也可能借此審視彼此的約會對象,偷偷打分,或暗生愛慕。這個夾層是否專為這兩種可能有意為之,很難說分明。但此處所在就像一個超大的“羅(密歐)朱(麗葉)陽臺”,在大堂頂上自成圍城,如同一個相框,厚重的石頭質(zhì)地,加上精致繁復的雕欄。

夾層的西北角延伸出兩個臺階,通向一個鋪著橡木板的圖書館,餐廳則連通了大堂的主樓,陳設布置走的是新古典主義“亞當風”,講究的是親切舒適,而非宏偉堂皇?!督ㄖ搲冯s志宣稱:“巴比松似乎顯示了對文明的一種新理解,完全令人信服?!痹谶@里,形式與使命融為一體。

開業(yè)伊始,在外界的想象當中,巴比松大飯店就是有藝術(shù)氣質(zhì)的人傾向于選擇的落腳地。酒店的名字也恰恰是為了強調(diào)這一點:此名來自19世紀法國藝術(shù)運動的流派——巴比松畫派。

該畫派的中心是巴黎東南部的巴比松村,位于楓丹白露森林之中。村里狹窄的主干道名為“大路”,沿路的小旅店是饑餓藝術(shù)家們的避風港。樂善好施的旅店主人們會為畫家們提供一頓豐盛的晚餐,一張過夜的小床,第二天再打包一份午餐讓他們帶進林子里去吃,這一切只需要支付微不足道的費用。

在紐約的巴比松大飯店,藝術(shù)生們會一起住在名為“四藝”的側(cè)翼,那里有100個房間,是專門留給她們住的。同樣留給她們的,還有18層之上高聳塔樓中的工作室,也正是莫莉·布朗找到的精神庇護所。

最大的工作室面積36有50英尺×17英尺,兩層高的天花板讓日光傾瀉而下,比較小的音樂家工作室則經(jīng)過了精心的隔音處理。但并非每個人都需要成為藝術(shù)家,只要能張開雙臂迎接紐約所能給予的一切,有這樣一顆渴望的心就足夠了。

如果說巴比松大飯店的自身定位是為抱負滿滿的年輕藝術(shù)家、演員、音樂家和時裝模特提供棲身之所,那么其內(nèi)部則提供了所有必要的空間,讓這些年輕女性來進行自我表達——她們既是藝術(shù)的生產(chǎn)者,也是消費者。 一樓的休息廳有舞臺和管風琴,能容納300人舒適地欣賞一場表演。 贏得選舉權(quán)之后的新女性要求身與心都得到滿足,巴比松的圖書館、講座室、健身房和標準尺寸的游泳池正是應這一要求而設。

20世紀初的吉布森女郎,穿著上下分離的短裙和襯衫,獲得了身體自由,喜歡晨間來一套伸展運動或單車騎行;而20世紀20年代的新潮女郎則開始挑戰(zhàn)更為嚴苛的鍛煉,巴比松的地下室里滿是叫人眼花繚亂的健身設施,任君選擇?!都~約時報》用色情得有些怪異的口吻贊嘆道:“一整天,女孩們的歡笑一刻不停,與壁球場上有節(jié)奏的擊球聲以及游泳池里水花的噴濺聲交織在一起。成長中的現(xiàn)代亞馬孫女戰(zhàn)士們正在學習擊劍,未來的游泳健兒正在巴比松的地下室接受自由泳教學?!?/p>

《巴比松大飯店》 作者: [美] 保利娜·布倫 出版社: 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 出品方: 未讀·文藝家 / 未讀 副標題: 自由女性的傳奇之地 譯者: 何雨珈 出版年: 2024-3

文章來源:鳳凰網(wǎng)

作者:鳳凰網(wǎng)文化讀書

版權(quán)與免責:以上作品(包括文、圖、音視頻)版權(quán)歸發(fā)布者【鳳凰網(wǎng)文化讀書】所有。本App為發(fā)布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服務,不代表經(jīng)觀的觀點和構(gòu)成投資等建議

熱新聞

電子刊物

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