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腹物成席上餐

雨茂2024-03-18 13:32

二十多年前,我撰寫學(xué)位論文時,讀了很多張煒的小說,《九月寓言》是其中之一,許多情節(jié)印象深刻,其中尤以地瓜的故事最為難忘。

小說里,地瓜是小村人的主食,可以烤著吃,亦可以蒸煮后吃,人們將地瓜干磨成粉,用來做水餃、饅頭和餅子,甚至還用來攤煎餅??傊?,面粉可以做成的食物,地瓜粉幾乎都能做。地瓜吃多了容易腹脹,只能不停地奔跑,有人借此逃出小村,也有人因為饑餓被兩塊煮地瓜噎死。

《九月寓言》寫的是上世紀(jì)50年代至70年代的事,我生在上世紀(jì)70年代初,在那個瓜菜半年糧的時代,地瓜一直是果腹的主力軍,小說能引起我的共鳴,原因即在此。

家鄉(xiāng)人民不叫地瓜,喚作紅苕,學(xué)名番薯,城里人稱紅薯居多,后來漸漸成了主流名稱。

我外出讀書,發(fā)現(xiàn)各地對紅薯的叫法頗異,比如山芋、白芋、番芋、甘薯、白薯、甜薯……一種尋常糧食作物,居然有這么多叫法,足以說明它的種植范圍廣,深受老百姓喜愛,是不可或缺的美味佳肴。

但在我的成長過程中,紅薯帶來的記憶并不好,除了讓人產(chǎn)生飽腹感外,它幾乎一無是處。

家鄉(xiāng)主要的糧食作物是水稻、玉米與小麥。我小時候,因為人多地少,加之糧食畝產(chǎn)不高,根本支撐不了一年所需的口糧,而紅薯產(chǎn)量高,正好可以補上缺口。

每年秋天,紅薯收獲后,大部分分給社員,少部分留作種子。紅薯怕凍,不耐儲藏,難以抗過寒冬,生產(chǎn)隊于是修建了大屋窖。

所謂的大屋窖,其實就是土墻草頂?shù)拿┪?,或者叫土法溫室,加溫原理與北方的火炕類似。稍有不同的是,大屋窖的鍋灶埋在里屋,只有燒火在外屋,水蒸氣既可以加熱室溫,還可以增加濕度。

每年春分前后,找一塊背風(fēng)向陽的土地,施足底肥,起壟挖溝,埋下薯種,開始繁育紅薯苗。四十多天后,薯種長出約兩尺左右的藤蔓,就可以移栽到大田里了。

芒種到夏至這段時間,是扦插紅薯苗的最佳時機,也是收割小麥的時節(jié),農(nóng)民還要照管正在拔節(jié)揚花的玉米,最忙的“三夏”季終于來了。

小麥?zhǔn)斋@后,馬上施肥,刨溝做壟,找一個雨后的早晨,趕緊扦插薯苗。老鄉(xiāng)把這叫“栽紅苕”,技術(shù)難度不大,體力要求不高,老人小孩都參加搶種。

每年這段時間,中小學(xué)要放忙假,老師、學(xué)生都回家?guī)兔?,我也在這個時候?qū)W會了割小麥、栽紅苕、播豇豆、種絲瓜……明白了什么叫“汗滴禾下土”,體會了稼穡艱難。

紅薯命賤,少有蟲害,管理方便,只要雨水充足、排水方便,幾乎可以坐等豐收。每到暑假,苕藤瘋長,或紅或黃、或白或紫的苕花遍地開放。鮮嫩的苕葉權(quán)當(dāng)蔬菜吃,多汁的苕藤可以養(yǎng)豬喂牛,連野兔都來赴這場饗宴。

10月是紅薯收獲的季節(jié),家家戶戶都可以分到數(shù)百斤甚至上千斤紅薯。人們用它做大米紅薯稀飯,或者蒸煮后當(dāng)主食。小孩愛吃烤紅薯,煮飯時順便放在灶膛里烤熟;干焅最受大人歡迎,因為它能使紅薯流出讓人垂涎的蜜汁。


當(dāng)時生活困難,紅薯是主糧,有些人家頓頓吃紅薯,再燒些酸菜湯佐餐,沒有油星兒,也不加其他調(diào)料,只放咸鹽,偶爾在湯里加一點豌豆粉絲就是難得的美味。我親眼看見一位同學(xué)放學(xué)后蹲在屋檐下,就著酸菜湯吃紅薯,弓腰皺眉的樣子讓人揪心。

紅薯吃多了燒心脹氣、胃里反酸。當(dāng)年用紅薯充饑的人,胃大多不太好,我也是如此。

一位與我年齡相仿的朋友,他們老家稱紅薯為白芋,無論白皮、紅皮、黃皮、紫皮都這么叫。他小時候,早餐通常是白芋加玉米面熬煮成的稀飯,人吃飽后,就喂豬。他記憶最深刻的話,就是父親常常催促他們:“趕緊吃,吃完喂豬。”

妹妹小,不能吃白芋,母親就用布袋子裝一點大米,放在白芋稀飯里煮熟給妹妹吃。有時妹妹吃不完,他才可以吃一點,感覺是莫大的享受。那時大米很金貴,只有家里來了貴客或是重大節(jié)日,才能吃到大米稀飯。

白芋多的人家就曬一些白芋干,吃起來有韌勁,糖分更足。也有人家把白芋干磨成粉,做餅吃,但必須趁熱吃,否則會變硬。這東西消化困難,不能多吃,吃多了胃難受。

以紅薯為主糧的地方,人們膩煩它;不出產(chǎn)紅薯的地方,人們卻喜愛它。

東北人稱紅薯為地瓜。一位在黑龍江長大的朋友說他小時候主要吃土豆,一次父親去遼南,帶回一袋地瓜,讓吃膩了土豆的家人特別新奇,無論烤著吃還是煮著吃,都覺得甘甜可口。

我夫人也是東北人,偏愛吃紅薯,家里常備有紅薯。她不愛把紅薯放在稀飯或者米飯里煮,喜歡單獨蒸熟了吃,外出看到烤紅薯,總是經(jīng)不住焦香與甜香交織的誘惑。

農(nóng)村實行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zé)任制后,糧食問題迎刃而解,紅薯不受待見了,大米白面成了主食。人們就把紅薯制成淀粉,用來做燜子、滑肉、小酥肉、酸辣粉、炒涼粉、東北拉皮、肉末粉皮……從前上不了臺面的紅薯咸魚翻身,廣受食客歡迎。

近年來,紅薯的營養(yǎng)價值受到人們的重視,市場需求刺激了科研與生產(chǎn),不斷有新品種被研發(fā)出來,比如蜜薯、煙薯、龍薯、西瓜紅、紫薯王、冰激凌紅薯、特短蔓黑薯等。

如今各地飯店大都有一道菜叫“五谷豐登”,亦稱“大豐收”,顏色豐富但做法極簡,就是將紅薯、玉米、山藥、花生等放在籠屜里蒸熟,大家各取所需。我發(fā)現(xiàn),紅薯是最受歡迎的。

當(dāng)年的果腹物,如今成了眾人追捧的席上餐,我樂見這種變化。


文章來源:齊魯晚報

作者:雨茂

版權(quán)與免責(zé):以上作品(包括文、圖、音視頻)版權(quán)歸發(fā)布者【雨茂】所有。本App為發(fā)布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服務(wù),不代表經(jīng)觀的觀點和構(gòu)成投資等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