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中國展(上):8000年前刻在龜甲上的眼睛,是漢字的源起嗎? | 觀展

文博時空2023-07-28 15:33

文博時空 作者 提提 叩問一種文化形態(tài)是否進入文明階段,文字是繞不開的重要標尺?!度祟惡喪贰纷髡哒J為,當居民人數(shù)增長到一定程度,信息不斷膨脹,記憶過載,于是文字產(chǎn)生。沿著世界的大河流域,早期文明的發(fā)源地各自發(fā)展出最早的文字,爾后,在漫長的歷史演進過程中,東方漢字流傳至今。

追溯源遠流長的漢字歷史,透過漢字照見文明,近日,成都博物館推出的“漢字中國——方正之間的中華文明”特展,匯集了 220 件來自全國 20 個省、直轄市的珍品,70 件一級文物,90 %以上珍貴文物。

從距今 8000 余年的“賈湖刻符龜甲”、殷墟甲骨;到史墻盤、晉公盤、秦公鐘、秦始皇二十六年銅詔版等國寶重器上的古文字;再到形美大成的著名書法家真跡,漢字中國展出了鐫刻歷史“骨相”的文字記錄與潑墨走筆的書法藝術(shù),一經(jīng)開放,每日預(yù)約爆滿,觀者如織。為瞻仰宋代著名詞人辛棄疾唯一傳世真跡、元代著名書法家趙孟頫臨王羲之《蘭亭序》,不少觀者排隊半小時至一小時等候。

近日,展覽將新展出三件文物——成都杜甫草堂“鎮(zhèn)館之寶”、全世界“僅此一本”的南宋淳熙刻本《草堂先生杜工部詩集》,王羲之草書代表作《瞻近帖》拓片,蘇軾由早年書步入中年書寫的佳作《新歲展慶帖》拓片。

“漢字中國”特展執(zhí)行策展人張寶琳認為,漢字中國展的特色在于,在講述了漢字的起源和演變的歷史基礎(chǔ)上,進一步講述了漢字的傳播、文人的精神,以文字為載體,串聯(lián)中華文明。

即日起,《文博時空》推出漢字中國系列文章上、中、下篇,分別從漢字源起、字體演變、書法審美的角度,走進博大深遠的翰墨天地。

刻在龜甲上的賈湖符號

目前,考古發(fā)現(xiàn)為人類破解的第一句話是:“在 37 個月間,總共收到 29086 單位的大麥。由庫辛簽收?!边@是美蘇爾人用楔形文字記錄的一份“財經(jīng)文件”。

中國被世界認可最早的成熟文字是甲骨文,其記錄的內(nèi)容多與占卜相關(guān),是當時上層階級小范圍掌握的記錄工具。那么遠古、上古時代,普羅大眾是如何記錄生活生產(chǎn)信息的呢?此次漢字中國展,將該階段至甲骨文的誕生,視為漢字的童年時期。

走進特展區(qū),一道畫有長江、黃河幽暗的長廊,將觀者拉入神秘氛圍中。工作人員稱,其策展寓意是走進漫漫歷史長河,像人類在蒙昧、黑暗中探索,文字的出現(xiàn),則像點點星光。長江、黃河則孕育了由文字帶來的哲學(xué)思想,倫理道德和審美情趣。

漢字中國展 展廳入口

長廊的盡頭,陳列著“文明的曙光”——一件來自距今 8000 余年的刻符龜甲,出土于河南省漯河市舞陽縣賈湖遺址。龜甲下部刻有一個符號,像是一只正在向下看的眼睛。

圖片

賈湖刻符


成都博物館工作人員(以下簡稱工作人員)介紹,這與其后四五千年才出現(xiàn)的甲骨文中“目”字的寫法相似,被認為可能是中國漢字的源頭之一,最早的文字雛形。龜甲分為背甲、腹甲,中間裝有小石子,以此推斷,其符號可能與原始巫術(shù)有關(guān)。賈湖遺址與殷墟遺址都在河南,其符號與甲骨文類似,都是用銳利的工具刻劃在甲骨(包含龜甲和牛羊的肩胛骨)之類的堅硬物上。因此,有觀點認為,無論是文化淵源,還是地理淵源,兩者都是一脈相承的。

著名考古學(xué)家李學(xué)勤曾著文認為,賈湖遺址龜甲契刻符號表示了與原始禮儀或祭祀活動有關(guān)的特定含義,經(jīng)長時間的使用,最后進入到文字系統(tǒng)。

該遺址多被認為屬于裴李崗文化(黃河中游的一種新石器時代文化)。據(jù)賈湖遺址發(fā)掘和研究主持者、中國科學(xué)技術(shù)大學(xué)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教授張居中最新研究,其屬于裴李崗時代的親緣文化,共發(fā)現(xiàn)刻畫符號 17 例。他認為,其符號有多筆畫組成的組合結(jié)構(gòu),不同符號分別承擔起記事、戳記、計數(shù)三種用途,有象形性,“是原始文字,或具有文字性質(zhì)的符號”。

展館展示了賈湖刻符(第一行)與殷墟甲骨文(第二行)的比較

新石器晚期的文化符號

如果賈湖刻符是漢字的發(fā)端,從其發(fā)展到甲骨文經(jīng)歷了四五千年。漫長的歷史演進過程中,大約距今 5000 年前,在新石器晚期文化——黃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黃河中游的仰韶文化、長江下游的良渚文化、長江中游的大溪文化中,發(fā)現(xiàn)了大量刻畫在陶器、玉器上的符號。

張寶琳表示,新石器時代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為中華文化“多元一體”的格局創(chuàng)造了條件,而漢字的源頭,也如滿天星斗般在各地“開花”。

圖片

馬家窯文化彩陶符


展廳展出一件來自良渚文化的刻符黑陶罐,外腹部有四個刻畫符號,呈左高右低的形式橫向排列,為陶器燒成后,用鋒刃器刻出。工作人員稱,這顯示著文字的先行形態(tài)。關(guān)于這四個刻符符號的考釋,目前學(xué)術(shù)界眾說紛紜。

良渚黑陶罐

良渚文化被視為“文明的曙光”,其符號廣受關(guān)注。張寶琳稱,良渚文化是長江中下游流域的代表,覆蓋面廣,有相對完備的社會體系,其符號具有代表性。

良渚文化中,還出現(xiàn)了集結(jié) 10 個符號的黑陶罐,呈現(xiàn)“一器多符”的特征。良渚博物院編著的《良渚文化刻畫符號》一書中,收集了 656 個符號,不僅有器物、動物、植物類的象形符號,還有經(jīng)過變形的抽象符號。

漢字從象形符號走來,在文字未成熟前,具象的圖畫性符號在各地出現(xiàn)。展廳展出的一塊人射馬石雕,出土于陜西榆林神木市的石峁遺址,原本鑲嵌在墻體上,屬于龍山文化(新石器時代晚期,主要分布在黃河中、下游的一種文化)。

圖畫左邊是一個馬首,右邊是彎弓搭箭的人,箭頭正向馬首迎面射去。簡單的圖畫,勾勒出清晰的動作,馬的刻畫,隱去軀體,留下凸顯特征的馬首,頗具技巧感,或記錄了一場戰(zhàn)爭,或記錄了一次狩獵場景,閃耀著古樸的智慧。工作人員稱,這可能是“射”字的來源。

圖片

人射馬石雕

龍山文化中發(fā)掘出距今 4000 年的“丁公陶文”,曾轟動一時,展覽以繪畫的形式進行了展示。工作人員表示,丁公陶文不同于中國其他新石器時代遺址發(fā)現(xiàn)的刻畫符號,在結(jié)體及書寫上與成熟文字非常相似。李學(xué)勤等學(xué)者認為,其為東夷部族創(chuàng)造,可能是一種沒有被繼承下來的文字。

此外,龍山文化山東區(qū)域還發(fā)現(xiàn)了商代早期有岳石文化的史家甲骨。北大考古文博學(xué)院教授孫華認為,漢文字起源是否與商代東夷地區(qū)有關(guān),是一個值得注意的線索。

巴蜀圖語印章


展覽還展示了巴蜀圖語印章,這是一種巴蜀地區(qū)的特色符號,展出的印章出土于成都及雅安蘆山區(qū)域,均為戰(zhàn)國時期。張寶琳稱,對于巴蜀圖語有著不同的解讀,有人認為是族徽,有認為是圖騰,還有認為是象形符號,也有認為是文字,目前還不能定性。

有意思的是,孫華介紹了一件出土于四川的銅劍,一面是巴蜀符號,一面是楚系文字,反映了楚地與蜀地的文化交流。

漢字的起源,至今還是一個沒有定論的謎題。在孫華看來,判斷新石器時代的符號是否具有文字性質(zhì),有三個主要方面,一是要判斷符號是否有記錄漢語言的功能;二是要證明符號的使用者,與后來古漢字的使用者有密切的關(guān)聯(lián);三是,這些符號串與已知古漢字之間,不應(yīng)有太大的時間和空間距離,要有發(fā)展的脈絡(luò)痕跡來印證。

甲骨文中的“商王筆記”

關(guān)于漢字的起源,“倉頡造字”的傳說流傳至今?!痘茨献印分杏涊d,“昔者蒼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其渲染的場景描寫,展示出人們對文字的敬畏?!墩f文解字?序》寫道,“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道出倉頡的黃帝史官身份。

清朝光緒年間,金石學(xué)家、鑒藏家和書法家王懿榮意外發(fā)現(xiàn)了甲骨文,揭開了甲骨文的考古序曲。至今,已發(fā)現(xiàn)刻辭甲骨已有約 15 萬片,辨別單字約四千個。殷商時代的甲骨文,集中出現(xiàn)在當時的都城——河南安陽,除此之外,只有山東濟南的大辛莊甲骨文上有字,大辛莊是商代一個比較大軍事?lián)c。

《左傳·成公十三年》曰:“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古代的國家大事就是祭祀和打仗,而祭祀比打仗更重要,因為打仗前需要先占卜,問兇吉,該不該出征,何時出征。比如,商朝第 23 任君主武丁的王后婦好,不僅是一位杰出的將軍,還是商王朝的大祭司。

我們看到,展出的甲骨文,是一系列的“商王筆記”,其中很多與祭祀相關(guān)。

圖片

狩獵殘辭卜甲

狩獵殘辭卜甲,記載了商王的生活:外出打獵,捕獲了野馬和麋鹿,卜辭刻有“馬”和“麋”兩個象形字。

圖片

征伐卜骨刻辭


征伐卜骨刻辭,描繪了商王占卜:詢問征伐方國,是否會順利,是否會受到祖先神明的保佑?其中刻有指示字“上”或“下”,指出所占卜的事情在哪個位置。

圖片

祭祀卜骨刻辭


另一塊祭祀卜骨刻辭,商王在庚辰日,占卜是否舉行某種祭祀?卜辭上有一個符號“”,每個端頭有一個圓圈,被解讀為手持十字法器。

祭祀卜骨刻辭


這塊祭祀卜骨刻辭,記錄商王占卜在甲子日舉行祭祀,會不會下雨?

商王室擁有一套完整的占卜體系,有專門祭祀的貞人、卜人,當時占卜的方式大約分為三步:首先將龜甲或牛骨修整好,然后在背面鉆鑿出梭形凹槽和圓形凹槽,接著將燃燒的木頭緊緊抵住凹槽,由于急劇受熱,龜甲或牛骨會產(chǎn)生很多裂紋,占卜的結(jié)果就依據(jù)這些裂紋判斷。漢字中的“卜”就是源于這樣的裂紋。

展出的卜骨中,記錄了貞人的事跡:

武丁時期卜骨

武丁時期的一片卜骨中,甲骨正面所刻卜辭記錄了三月癸丑日,貞人貢貞問,是否要用五百名奴祭祀?根據(jù)事后補刻的驗辭,之后第十天,也即三月壬戌日,殺了一百名奴進行祭祀。卜骨反面所刻卜辭,記錄了商王根據(jù)卜兆判斷,說丙戌日會下雨、不吉利等事。

武丁時期卜骨


另一片武丁時期的卜骨,其所刻卜辭內(nèi)容記載了辛酉日貞人問,是否要為戰(zhàn)事向自大乙至祖丁的九位直系先王禱告,以及貞問征伐是否會受到保佑等事。

《尚書?多士》記載:“惟殷先人,有冊有典,殷革夏命”,意思是商人滅夏時,就有了記事典冊,記錄了滅夏的過程。

近年,隨著國風的漸熱,本屬于冷門“絕學(xué)”的甲骨文,受到大眾的關(guān)注。古文字愛好者們嘗試用甲骨文書寫李白、陶淵明的古詩,追尋古意與詩意的結(jié)合美。

從什么時候開始,漢字開始脫離繪畫式的描繪,形成由線條筆畫構(gòu)筑的方塊結(jié)構(gòu)呢?各式字體又是在怎樣的歷史背景下出現(xiàn)?漢字中國展中篇將繼續(xù)解讀,敬請關(guān)注。

觀展攻略

成都博物館內(nèi),投屏講述漢字歷史

展覽現(xiàn)場


“漢字中國——方正之間的中華文明”位于成都博物館一層特展廳。作為成都博物館建館以來規(guī)格最高、珍貴文物占比最高的文明史詩重磅大展,熱度持續(xù)升溫,盡管參觀時間延長至 18 點半,甚至在周五、周六延長至 20 點,仍需提前數(shù)日,在官方微信公眾號上預(yù)約。

本次展覽即以源、遠、流、長四字構(gòu)建講述脈絡(luò),見字剖意,釋讀萃圖成字之“源”、文以載道之“遠”、福澤廣布之“流”、文脈綿延之“長”。

在展廳一側(cè),趣味游戲同樣值得打卡。游戲以連連看的形式,帶領(lǐng)讀者認識同一個字的現(xiàn)代文、甲骨文、金文形態(tài),體驗漢字形態(tài)的變化和歷史的悠久。


圖片 | 提提

排版 | 小謝

設(shè)計 | 子彤

版權(quán)與免責:以上作品(包括文、圖、音視頻)版權(quán)歸發(fā)布者【文博時空】所有。本App為發(fā)布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服務(wù),不代表經(jīng)觀的觀點和構(gòu)成投資等建議